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跨学科学及其进展
被引量: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正游过第三阶段的入口处。如果说上一世纪科学是以学科不断分化为主要特点的话,那末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在继续分化的同时,正在向高度综合化、整体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跨学科”已成为当代科学进步最重要议题之一。
作者
刘仲林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2,共6页
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关键词
跨学科学
进展
交叉学科
科学学
科学哲学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1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01
同被引文献
211
1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
.国际新闻界,1999,21(5):32-38.
被引量:145
2
刘仲林.
科际整合的哲学与方法──评成中英、傅伟勋的跨学科观[J]
.哲学研究,1999(1):70-74.
被引量:16
3
金吾伦.
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5):36-40.
被引量:6
4
江小平.
《跨学科方法》一书简介[J]
.国外社会科学,1993(8):72-75.
被引量:4
5
宁树藩.
新闻定义新探[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9(5):85-88.
被引量:30
6
解恩泽.
论交叉科学的形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30-35.
被引量:7
7
刘仲林.
交叉科学与交叉(跨学科)教育[J]
.天津师大学报,1986,6(4):29-35.
被引量:10
8
王中.
论新闻[J]
.新闻大学,1981(1):11-16.
被引量:24
9
宗廷虎.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
.平顶山学院学报,1998,15(5):61-66.
被引量:6
10
丝绸之路研究呼唤学科理论建设——“丝绸之路学”理论研讨会侧记[J]
.丝绸之路,1997,0(5):7-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3
1
杨柳.
修辞学性质小议——从跨学科学角度看修辞学性质[J]
.黑河教育,2012(10):67-67.
2
徐琴,叶明.
交叉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88-91.
被引量:8
3
刘燕玲,曹晓光.
高校跨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和建议[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73-76.
被引量:2
4
杨兴玉.
科际整合的现代性意蕴[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32(9):69-72.
被引量:3
5
孙俊,潘玉君,汤茂林,武友德,赵健霞.
地理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探讨[J]
.地理学报,2013,68(2):268-283.
被引量:12
6
胡娟.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路径探究——基于贵州大学学生人文素养调查的分析[J]
.教育文化论坛,2013,5(6):60-64.
被引量:4
7
郑腊香.
跨学科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68-269.
被引量:2
8
郭玉洁.
浅析交叉与跨学科方法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
.考试周刊,2014,0(49):146-146.
9
张录平,付红梅.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课程意义与学科路向[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5(3):68-71.
10
姜传胜.
对重特大事故案例研究的认识与思考——基于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相结合的视角[J]
.中国行政管理,2017(1):122-13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01
1
韦路,李佳瑞.
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的特色与路径:中美比较的视角[J]
.全球传媒学刊,2020,7(3):6-28.
被引量:7
2
韩慧华.
地理学发展方向与战略探析[J]
.区域治理,2018,0(3):181-181.
3
李丽刚,谢成钢.
MIT跨学科研究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53-57.
被引量:9
4
蒋兴华,付晔,江海,谢纪美.
解决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存在众多问题的对策分析之一——组建高校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机构[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59-161.
被引量:5
5
左金风,温新民.
学科会聚、交叉与科研平台建设[J]
.科学学研究,2005,23(B12):11-15.
被引量:15
6
尹燕,王传云.
多学科交叉综合型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探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B12):80-81.
被引量:3
7
左金风,温新民.
基于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建设策略[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3):169-171.
被引量:14
8
李萍.
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术组织创新[J]
.航海教育研究,2007,24(1):44-46.
9
刘仲林,宋兆海.
发展中国交叉科学的战略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7(6):17-22.
被引量:18
10
郭中华,黄召,邹晓东.
高校跨学科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83-186.
被引量:17
1
叶鹰.
情报学 跨学科学和全球学的共性[J]
.情报业务研究,1992,9(2):103-103.
2
金吾伦.
跨学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科学[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5):36-40.
被引量:6
3
张琳.
国内外“交叉科学”研究现状及评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2):251-254.
被引量:23
4
刘仲林.
迈向跨学科研究的新阶段[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44-46.
被引量:10
5
杨良斌,金碧辉.
跨学科研究中学科交叉度的定量分析探讨[J]
.情报杂志,2009,28(4):39-43.
被引量:38
6
杜俊民.
近现代跨科学意识的演进[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5(1):37-41.
被引量:1
7
杨良斌.
跨学科学的理论基础探讨[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29-32.
被引量:17
8
刘仲林,张淑林.
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9):5-8.
被引量:26
9
杨良斌,周秋菊,金碧辉.
基于文献计量的跨学科测度及实证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87-90.
被引量:61
10
刘仲林.
当代跨学科学及其进展[J]
.今日科苑,1997,0(1):44-46.
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