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肿瘤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瘀证候,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符合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为阐明肿瘤血瘀证的本质及活血化瘀治疗的作用机制,近年来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有关内容,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
齐元富
钱伯文
机构地区
上海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70-373,共4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肿瘤
中医药疗法
血瘀
活血祛瘀
分类号
R255.7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11
引证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310
参考文献
35
1
周阿高,丁钰熊,陈梅芳,黄大慰,李德华,江绍基.
140例胃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和死亡前血瘀证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40-541.
被引量:5
2
齐元富,1992年
3
杨梅芳,赵淑静,王禄焕.
肺疾病患者血浆、尿中6-K-PGF_(1α)和TXB_2测定的临床意义[J]
.天津医药,1991,19(6):346-348.
被引量:4
4
张有明,吕学术,彭金花,左英.
20例晚期肺癌病人的中医分型与血流变学改变[J]
.天津中医,1991(2):19-21.
被引量:3
5
肖永安,实用癌症杂志,1990年,5卷,2期,155页
6
邵梦扬,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3卷,1期,51页
7
杨惠洁,中华医学杂志,1990年,70卷,6期,306页
8
周阿高,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年,10卷,6期,343页
9
纪树国,肿瘤防治研究,1990年,17卷,2期,82页
10
李佐清,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990年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李振甲,杨梅芳,郝秀华,王仁芝,方永鑫,宋家云.放射免疫分析法[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5(01).
共引文献
11
1
杨勤建,雷良蔚.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肺癌近况[J]
.湖北中医杂志,1994,16(5):52-53.
2
王笑民,郁仁存,王禹堂,饶燮卿,彭晓梅,吉慧敏,冯灵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气虚血瘀证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24-726.
被引量:57
3
袁海燕,李素娟.
恶性肿瘤血瘀证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63-664.
被引量:16
4
陈文,欧阳学农.
胃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药,2005,36(5):57-59.
5
周阿高,洪声,蒉纲,毛旭明,顾伟威,董佳容.
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文献概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06,24(2):46-49.
6
吕彩琴.
肺癌患者血浆纤维连结蛋白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研究[J]
.内科,2007,2(1):16-17.
7
夏跃胜,王建华,高超光.
圣和散联合化疗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6,2(6):402-404.
被引量:9
8
杨军,程光华,陈晓鹏.
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浆TXB_2、6-K-PGF_1α RIA[J]
.放射免疫学杂志,1997,10(4):199-201.
被引量:3
9
王克穷,于明洋.
浅探队列研究在胃癌辨证标准研究中的运用[J]
.天津中医药,2010,27(4):297-298.
被引量:7
10
周春祥,陈亦人.
寒凝毒结血瘀与晚期胃癌基本病理[J]
.中医杂志,1999,40(12):712-71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311
1
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医诊断协作组.
12448例癌症患者舌象临床观察[J]
.肿瘤,1987(3):129-130.
被引量:18
2
马建平,陆兰珍.
四君子汤的研究概况[J]
.中成药,1981(9):35-36.
被引量:4
3
陈美云,唐德才.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血瘀证分布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6):502-507.
被引量:23
4
范德荣,林瑞奋,林欣,方公贤.
胃癌患者舌象与病机分析[J]
.中医杂志,1991,32(10):34-35.
被引量:18
5
李立辉,李光.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693-3694.
被引量:9
6
胡祖光,李庚华,叶珊.
中草药致突变及抗突变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46-48.
被引量:4
7
盛梅笑,王钢,王身菊.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的临床回顾性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6):475-476.
被引量:11
8
杨振江,赵霞,刘兵,欧阳郴生,戴玲.
髓清丸对裸小鼠黑色素瘤B_(16)自发性肺转移影响的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30-32.
被引量:3
9
王程,杨运高,王学良.
活血化瘀经典方剂对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端粒酶及p53、c-erbB-2、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7):758-760.
被引量:30
10
杨振江,赵霞,邹映珍,邱侠,戴玲.
髓清丸对小鼠肝癌转移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98-30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9
1
贾明兰,王传锋.
中医药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4):528-528.
2
李晓丽,宋振华.
肿瘤转移从温通降浊论治[J]
.福建中医药,2005,36(4):45-46.
被引量:1
3
周道红,徐学义,袁金声.
学习李昌源教授病证合参治疗前列腺癌的心得[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1):15-16.
被引量:4
4
赵建宏,赵忆宁.
芪莪合剂与化疗同用治疗消化道肿瘤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6):257-257.
5
高静东,太加斌,张彦博.
痰瘀相关与肿瘤[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333-334.
被引量:17
6
乔文彪,张亚密.
复元活血汤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19-1120.
被引量:6
7
何进.
祛痛宁神汤治疗癌痛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23-1224.
被引量:1
8
刘萍.
论中医肿瘤病因[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4):5792-5793.
被引量:1
9
张亚密,陈明霞.
益气活血法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23-2823.
被引量:1
10
伍耀衡,朱迪盈,黄东晖,罗海英,陈春永,李柳宁,许坚,严夏.
温肾祛瘀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
.河北中医,1997,19(4):39-41.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310
1
庞亚亚,刘冬桂,郑晓静,黄海,姚明.
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在我国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现状[J]
.慢性病学杂志,2023(4):519-521.
被引量:4
2
毛昀,李林潞,褚雪镭,苏毅馨,薛鹏,朱世杰.
论乳腺癌骨转移中医病机治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0):44-47.
被引量:9
3
陈海,冯康虎,申建军,陈志伟.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讨“虚”“痰”“瘀”与恶性骨肿瘤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71-73.
被引量:5
4
郎慧,陈秋,吴孔菊,黄建新,王凤霞,李波,刘洋.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结肠癌恶病质小鼠的作用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2017,37(A01):71-73.
5
刘春香,郭敏,韩金凤,刁殿军,王涵,张文杰,张树霞,初展,孙川,李俊红.
补肾生血方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6):168-169.
6
李欣.
治疗恶性肿瘤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的重要作用研究[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6):659-659.
7
严石林,李炜弘,高峰,林辰清.
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寒热病性倾向性的研究[J]
.癌症进展,2004,2(2):131-134.
被引量:11
8
张芳.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108-109.
被引量:1
9
孙红友,马斌林,王若铮,王晓丽,周铭心.
肿瘤患者化疗副反应的中医证候学探析[J]
.新疆中医药,2004,22(3):9-12.
被引量:6
10
任小娟,张少华,图雅,李彦文.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9):606-607.
被引量:2
1
缪黎玮,叶丽红.
肿瘤血瘀证和活血化瘀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J]
.吉林中医药,2015,35(5):521-523.
被引量:20
2
王辉,孙桂芝.
肿瘤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现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6):106-108.
被引量:16
3
刘永惠,杨晓峰,周冬枝.
肿瘤血瘀证实质及活血化瘀治则的研究[J]
.河北中医,2002,24(4):252-254.
被引量:28
4
陆文秀,许建华.
肿瘤血瘀证与外周血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3,19(2):256-258.
被引量:5
5
梁启军,熊墨年,杨光华,周婷.
肿瘤血瘀证的治疗策略[J]
.江西中医药,2016,47(6):17-18.
被引量:5
6
奚胜艳,张前,王淳,张建军,高学敏.
红花抗肿瘤之应用与作用机理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16-1917.
被引量:13
7
张永琴,韦艾凌.
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考[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73-75.
被引量:9
8
田同德,储真真,陈信义.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09,28(6):425-427.
被引量:64
9
刘永惠.
血瘀证与肿瘤及其转移患者血浆内血小板GMP-140的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2,20(3):364-365.
被引量:19
10
薛晓鸥,谢伟.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4):270-273.
被引量:2
中医杂志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