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经学与汉代语言文字学的发展
被引量:
3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 words in Han Dynas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两汉时期 ,我国传统语言文字学取得了长足发展 ,而这又是与儒家经学的独尊和极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并折射出经学自身演变的轨迹和规律。《急就篇》、《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语言文字学著作的相继问世 ,都与经学有着不解之缘。汉代经学与语言文字学彼此渗透 ,相互影响 。
作者
张涛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古籍所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2-68,共7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关键词
汉代
经学
语言文字学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517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1
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
史游撰,颜师古注.急就篇[M]长沙:岳麓书社影印本,1989.
3
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
周祖谟.方言校笺(附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5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巴蜀书社,1984.175.
6
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2..
7
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
8
阮元.经籍纂诂[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9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
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
共引文献
1517
1
俞志慧.
释“行有格”、“有耻且格”的“格”[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4):55-57.
被引量:1
2
何泽恒.
孔子与《易传》相关问题覆议[J]
.周易研究,2001(1):32-48.
被引量:9
3
靳青万.
论殷周的文祭——兼再释“文献”[J]
.文史哲,2001(2):86-90.
被引量:7
4
李国南.
英语观照下的汉语数量夸张研究——“三”“九”的汉文化特征[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28-32.
被引量:13
5
吴明贤.
扬雄、左思《蜀都赋》比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91-97.
被引量:9
6
周群,颜世安,方旭东.
走向多元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专题讨论)[J]
.河北学刊,2005,25(1):85-88.
7
叶文宪.
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J]
.史学月刊,2001(3):34-40.
被引量:3
8
方燕.
巫术与宋代民间节俗[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95-102.
被引量:3
9
李道刚.
中国传统人权观念再探——一个比较法文化的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11(2):53-59.
被引量:2
10
冯小禄.
两汉之际的臣节与文学——以崔篆、冯衍为中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2):106-1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3
1
李绍明,黄剑华.
说“邛”与“邛竹杖”[J]
.四川文物,2002(1):23-24.
被引量:5
2
郑淑媛.
“经”之探源[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1):49-52.
被引量:1
3
张诒三.
试论佛源外来词汉化的步骤[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19(6):9-11.
被引量:8
4
许慎.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32-48.
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17.
6
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春秋纬·元命苞[A].顾廷龙.续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
陈寿棋.五经异义疏证[A].顾廷龙.续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9
范晔.儒林传[A].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
楚艳芳.
“安石榴”正名——兼谈外来词的相关问题[J]
.西域研究,2010(4):108-1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孙晓静.
官方主导下经学对语言研究和书面语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8(22):39-41.
2
康国章.
许慎对今文经学的批判与吸纳[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3):99-101.
被引量:1
3
李萌,彭文语.
简析现存外来词汉化特点——以汉代植物类外来词为例[J]
.芒种(下半月),2017,0(6):26-2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赵丹.
词典编纂的悖论——兼谈许慎《说文解字》哲学思想的二元对立[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5):8-12.
1
李建国.
当代训诂学的实践总结与守正追求[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6):113-113.
被引量:1
2
葛兆光.
《说文解字》:认识汉字之门[J]
.月读,2017(4):56-63.
被引量:1
3
孙秀仁.
黑龙江地区辽金考古与历史研究的主要收获[J]
.北方文物,1983(1):2-10.
被引量:5
4
陈邦怀.
居延汉简甲编校语增补[J]
.考古,1961(8):456-457.
5
陈直.
出土文物丛考[J]
.文物,1972(6):38-39.
被引量:3
6
于豪亮.
《居延汉简甲编》补释[J]
.考古,1961(8):451-455.
被引量:10
7
陈麦池,张君.
论习语的跨文化差异及其传播[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79-80.
被引量:3
8
王双成.
西宁方言量词“个”的特殊用法[J]
.中国语文,2015(5):402-407.
被引量:16
9
覃远雄.
桂北平话的声调及其演变[J]
.贺州学院学报,2016,32(1):35-41.
10
海克.
独尊英语[J]
.中国新闻周刊,2006(19):88-88.
文史哲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