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竞技体育50年的文化反思(续)——西方斯泡特(sport)引进中国的总评述
被引量:2
出处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8,共8页
Journal of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参考文献8
-
1(荷兰)约翰·赫伊津哈 多人 译.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
2士希.革命应从这个下手(1924)[C].见: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3袁敦礼.世界欧林匹克运动会的价值及对于我国体育的影响(1932)[C].见: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41932年8月7日.《大公报》社评:今后之国民体育问题[C].见: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5方万邦.我国现行体育之十大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935)[C].见:中国近代体育文选.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
6中央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1953年11月17日)[R].见:中国体育年鉴(精华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
7王猛.继往开来[C].见:毛泽东与体育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
8袁伟民同志在1998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的总结讲话[Z].见:全民健身文集(四),1998.
同被引文献25
-
1韩丹.要弄懂毛泽东体育思想[J].体育与科学,1994,15(2):21-22. 被引量:1
-
2韩丹.关于“体育”的权威性共识──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体育条目[J].湖北体育科技,1994,13(4):1-4. 被引量:1
-
3韩丹.谈“安德鲁斯三角形”对我国体育的误导——兼答熊斗寅同志的商榷之二[J].体育与科学,2004,25(5):20-24. 被引量:6
-
4韩丹.《世界体育教育峰会主报告论文》摘要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5,12(1):142-144. 被引量:8
-
5韩丹.俄(苏)体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J].体育学刊,2001,8(2):14-17. 被引量:12
-
6韩丹.“体育”就是“身体教育”——谈“身体教育”术语和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5,26(5):8-12. 被引量:52
-
7韩丹.关于斯泡特(SPORT)语源和早期词义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6,27(1):36-38. 被引量:16
-
8朱唯唯,邓三鸿,白云.体育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10):27-37. 被引量:36
-
9韩丹.谈跳出中国看体育[J].体育与科学,2007,28(2):13-17. 被引量:9
-
10韩丹.说“家族相似”、体育语言和体育概念[J].体育与科学,2007,28(4):47-53.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7
-
1李欣欣,杨海龙.中学生排球兴趣调查——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S2):49-50. 被引量:1
-
2赵玲,韩东.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572-573. 被引量:2
-
3刘海龙.第30届奥运会中国女排“四攻”战术运用能力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5,29(1):48-51.
-
4项建民,邱婷婷.体育学术精神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3):183-185.
-
5张宝强,陈彦.对“宋代出现冰嬉说”的质疑与辨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13-17. 被引量:3
-
6蒋慧宇,赵道卿,张伟.2016年亚洲杯中国女排技术分析——以中国队对韩国队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4):53-54.
-
7李彦龙.学校体育的科学认知与时代价值——韩丹学术访谈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4):17-22. 被引量:7
-
1甘学琳.中国职业足球的文化反思[J].考试周刊,2009(31):139-140.
-
2韩丹.共和国竞技体育50年的文化反思——西方斯泡特(sport)引进中国的总评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1-5. 被引量:2
-
3体育理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1,9(3):1-2.
-
4周萍.浅谈人际关系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8(2):231-232.
-
5周则佑.实用海钓钓场指南——快乐游钓在西岛[J].钓鱼,2004(17):49-49.
-
6郭伟.十二届全运会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37-138.
-
7于振峰,尤耀堂,陈媛媛.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5(9):54-56. 被引量:13
-
8蒋志伟.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8(9):64-66.
-
9段静彧,彭冲.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体育发展的综述研究[J].考试周刊,2011(45):119-120.
-
10王霖.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反思[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6):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