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个西方”与本土文学参照系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 ,在文化层面 ,“西方”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至少面对着“两个西方”。它是造成 2 0世纪以来中国诸多文学、文化论争的原因之一。而对“两个西方”没有自觉而清醒的认识 ,也是论争的当事人及其后来者产生误会的根源之一。今天 ,我们进行“全球化”的讨论 ,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的需要、中国的问题 ,要把“两个西方”
作者
程文超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4-21,共8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本土文学
文化论争
自觉
西方
清醒
文化层面
误会
首先
整体
统一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3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4
1
南帆.
启蒙与操纵[J]
.文学评论,2001(1):61-70.
被引量:24
2
洪峻峰.
《估〈学衡〉》与“重估《学衡》”──为鲁迅一辩[J]
.鲁迅研究月刊,1996(8):4-7.
被引量:2
3
周宪.
现代性的张力──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J]
.文学评论,1999(1):129-138.
被引量:78
4
刘纳.
全球化背景与文学[J]
.文学评论,2000(5):96-102.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7页.
3
霍克海默 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4
汤林森 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68页.
5
沈雁冰.《答周赞襄》[J].小说月报,1922,13.
6
吴晓黎.《作为关键词的"大众":对二三十年代中国相关讨论的梳理》,《思想文综》NO.4,115页,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7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第三章.
8
阿多尔诺.《电视和大众文化模式》[J].外国美学,.
9
霍克海默.《艺术和大众文化》,《批判研究》,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64页、273页.
10
阿多尔诺.《文化工业再思考》[J].文化研究,2000:200-200.
共引文献
113
1
王山美.
此岸与彼岸:审美现代性与新移民作家的身份认同[J]
.文艺争鸣,2022(10):182-187.
2
沈安妮.
跨媒介的审美现代性——文学与电影关联的溯源与可能[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0(1):47-55.
被引量:2
3
王雪瑛.
生长的状态──论王安忆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01(2):44-49.
被引量:14
4
岳友熙,柳清泉.
对现代性分期问题的重新探析与思考[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100-104.
5
吴东,刘红梅.
社会转型与文化分化[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1):47-48.
6
张丰年.
“景观电影”的“观看政治学”[J]
.电影文学,2008(15):4-6.
被引量:3
7
叶再春.
早期话剧的“现代性”思考[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1):20-25.
被引量:1
8
徐清枝.
审美的动态复合 文本的多元阐释——电视散文的审美特征[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9(4):36-41.
被引量:1
9
刘延玲.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文艺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69-73.
10
郝敬波.
神秘的程序 智慧的叙事——台湾作家朱衣的神秘性小说解析[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3):32-35.
同被引文献
47
1
孟繁华.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的文化问题——评戴锦华的当代中国文化研究[J]
.南方文坛,2002(4):23-25.
被引量:3
2
曹顺庆.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J]
.文艺争鸣,1996(2):50-58.
被引量:481
3
陈洪,沈立岩.
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J]
.文学评论,1997(3):41-48.
被引量:34
4
程文超.
批评的寻求[J]
.文艺争鸣,1989(3):40-45.
被引量:1
5
胡全生.
女权主义批评与“失语症”[J]
.外国文学评论,1995(2):48-54.
被引量:15
6
林兴宅,朱水涌,王诺,夏敏,王予霞,吴尔芬.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学[J]
.粤海风,2002,0(6):20-26.
被引量:3
7
程文超.
放逐“谜底”之后——1993年度《花城》小说综述[J]
.花城,1994,0(2):199-208.
被引量:2
8
白烨,陈福民,李兆忠,周亚琴,贺绍俊,周政保.
2003年度中国文情报告[J]
.学术动态(北京),2004(14):1-23.
被引量:2
9
王钦峰.
论处于全球化外围的文学与文学研究[J]
.文学评论,2002(1):122-125.
被引量:12
10
刘纳.
全球化背景与文学[J]
.文学评论,2000(5):96-102.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7
1
刘延玲.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文艺理论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69-73.
2
吴乐央,汪启平.
论余光中诗文的现代文化意识[J]
.唐山学院学报,2005,18(2):41-44.
被引量:3
3
何海巍.
论徐訏作品现代性的质疑和重建[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86-91.
被引量:2
4
刘卫国,陈淑梅.
愚公与智叟——论程文超的学术理路[J]
.南方文坛,2010(4):110-114.
被引量:1
5
邱婕.
现代性与中国生态伦理观夹缝中的《鬼恋》[J]
.文学教育,2013(16):58-59.
6
王晖海.
报告文学:现代性的追寻与反思[J]
.文学评论,2003(3):167-175.
被引量:1
7
刘小新.
也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失语”命题[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3):22-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胡俊.
近十年余光中诗歌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08(28):197-200.
2
杨阳.
徐訏小说研究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4):93-94.
3
邱婕.
现代性与中国生态伦理观夹缝中的《鬼恋》[J]
.文学教育,2013(16):58-59.
4
张瑷.
从贫困呐喊到尊严诉求——“三农”报告文学现实精神的新向度[J]
.甘肃社会科学,2013(5):33-37.
5
杨帆.
大爱轻言,大爱永恒——试析余光中乡愁诗中的爱国情怀[J]
.才智,2010,0(3):152-152.
被引量:2
6
王兆胜.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
.兰州学刊,2016(1):5-36.
被引量:7
7
廖志翔.
从“失语”到“独语”[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8,25(3):110-113.
8
方宏哲,刘晓晖.
权力话语视阈下《提堂》中女性的生存困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59-163.
被引量:2
9
王兆胜.
学者散文的使命与价值重建[J]
.中国文学批评,2020(1):77-88.
被引量:8
1
白烨.
文化论争与文人种种[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6,0(8):64-65.
2
夏蓉.
文化取向与情感生活的歧异——胡适与吴宓两个重要侧面的比较[J]
.东方文化,2003(5):123-128.
3
张颐武.
反思九十年代:新的课题与挑战[J]
.文学自由谈,1998,0(2):60-64.
被引量:1
4
晏丽,晏娜.
“爵士时代”背景下雅俗文化两极论的“文化论争”[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2):39-42.
5
余华.
文学作品中有跳动的心脏[J]
.编辑学刊,2005(5):46-51.
6
余华.
阅读有益身心健康[J]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1-85.
7
微言.
跳蚤效应[J]
.杉乡文学,2007,0(19):4-4.
被引量:1
8
柯评.
喜迎党的十八大(吉风)[J]
.当代老年,2012(11):49-49.
9
于丹.
那段日子挺美[J]
.新一代,2015,0(10):21-21.
10
高放.
重温那个并不浪漫的故事[J]
.法律与生活,2009(3):33-36.
文学评论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