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思辨录(一)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就是辨证学,但《伤寒论》的辨证有两大特点:一是联系性,二是思辨性。所谓联系性,指一部《伤寒论》从体系、体例到病脉证治、理法方药包括煎服禁忌,一线相贯,紧密联系,不能割裂,从整体观上提示辨证的方法、原则、规律。所谓思辨性,指一部《伤寒论》给人们留下无数的理论,临床,方药等方面的问题,从辨证法上寓示了丰富的中医辨证的思维、方法特征。《伤寒论》的辨证既然具有这样的特点。
作者
姜建国
机构地区
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
出处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阳明病
伤寒论
中医理论
分类号
R252.9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1
杨梅.
《中医诊断学》中的恒动观念[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8(1):8-9.
被引量:8
2
姜建国.
论《伤寒论》的复杂性辨证论治思维[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83-86.
被引量:22
3
丁玉洁,丁元庆.
“胃肠病致九窍不和”理论探析与临床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15,0(11):821-82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郭良清,姜璐.
姜建国治疗脾胃病的思维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17(6):668-66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孔庆辉.
经方临床验案三则[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0):167-167.
1
任江南.
大柴胡汤在外科的临床应用[J]
.陕西中医函授,1991(6):31-32.
2
纪开东.
我对阳明病恶寒的看法[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3(5):7-8.
3
丰广魁,刘涛.
阳明病下法应用探要[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2):8-10.
4
王洪喜,杨春红.
芍药思辨[J]
.国医论坛,1996,11(5):41-41.
5
杨月春,王大力.
蚂蚁药性思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1):57-58.
被引量:1
6
韩宁,张永.
《金匮要略》桂枝治肝思辨[J]
.国医论坛,1997,12(2):6-6.
7
姜建国,梁济乐,李德昌.
伤寒思辨录(二)[J]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3):27-33.
8
张锡源.
《伤寒论》合病述略[J]
.中医函授通讯,1994,13(2):6-7.
9
刘文安.
《伤寒论》发黄探源[J]
.中医函授通讯,1992,11(2):8-9.
10
周珉.
略论“阳明为成温之薮”[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0(3):12-13.
被引量:1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8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