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
1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高等学校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课程。由于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自身实践性强的特点 ,研究、探讨和试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该课程的教与学 ,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相长 ,很有必要。作者结合实际教学和工作经验 。
作者
鲁海燕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理学院
出处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6-59,65,共5页
Journal of Wuxi Education College
关键词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课程教学
高校
分类号
TP-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
1
娄国栋.
求实创新 培养高素质人才——关于我校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2(1):4-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王小根.
ASP.NET在教师进修网络课件开发中的应用[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23(1):63-65.
2
储志俊.
《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5(1):85-8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7
1
谢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J]
.魅力中国,2009(13):239-239.
被引量:1
2
梁春敏,刘坤,张新华,贺其志.
不同学生群体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多媒体教学的反馈[J]
.解剖学杂志,2003,26(6):555-555.
被引量:5
3
张红敏.
双语教学在三本院校实施的可行性[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2):325-325.
被引量:1
4
成卫,张小川.
“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155-157.
被引量:19
5
张富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学研究,2007,30(1):74-76.
被引量:17
6
沈群力.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教学探讨[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84-86.
被引量:11
7
张军,李鹏.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计改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6):1198-1198.
被引量:3
8
李优柱.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课教学改革探析[J]
.科教文汇,2007(09S):136-136.
被引量:2
9
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EB/OL].http://www.edu.cn,.
10
董萍萍,郭风.
课程设计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电脑,2007,23(11):37-3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郭洪胜,安长新,陈东,贺晓舟.
组织胚胎学多媒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2):130-132.
被引量:6
2
刘瑞芳.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大众科技,2007,9(10):152-153.
3
李维屿,汪红艳.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几点探讨[J]
.甘肃科技,2009,25(4):168-169.
被引量:1
4
郑秋红,岑仲迪,奚李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9(17):112-113.
被引量:3
5
刘庆,王金强.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12-14.
被引量:3
6
蒋林利.
高职高专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J]
.科技信息,2009(22):140-141.
被引量:2
7
刘雪华,陈雨.
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8-228.
8
陈剑洪,于坤.
三本院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3(1):148-148.
9
祖力,张晓颖.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构[J]
.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2):1577-1579.
被引量:5
10
张钦,崔程.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探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12(4):105-10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潘俊杉.
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
.科教导刊,2023(1):79-81.
被引量:1
2
廖伟华.
加强综合设计训练、提高毕业设计水平[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B06):94-95.
被引量:1
3
金晓航,史娟,王俊杰,于国亮.
信息化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106-107.
4
谢祥云,胡林,李渭清.
探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J]
.大学数学,2008,24(4):5-9.
被引量:20
5
张军明.
组织胚胎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体会[J]
.考试周刊,2009(8):150-151.
被引量:1
6
郑秋红,岑仲迪,奚李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9(17):112-113.
被引量:3
7
唐贤芳,张如.
关于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探讨[J]
.商情,2009(34):27-28.
被引量:2
8
单智焱,孙瑞珍,李秋明,雷蕾,申景岭.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5):2968-2970.
被引量:13
9
陈伟,李季蓉,陆祥,何志全.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试改革探讨[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5):548-550.
被引量:10
10
陈伟,李季蓉,陆祥,何志全.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考试改革探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6):945-947.
被引量:3
1
王鸣涛.
高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科技资讯,2012,10(20):200-200.
被引量:2
2
郝晨健.
信管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2):50-50.
被引量:4
3
王家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职业时空,2010,6(4):128-129.
4
高太光,王高飞,杨姝,赵文梅.
基于PBL信管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例[J]
.商场现代化,2013(13):121-121.
被引量:1
5
连仁包,陈端芝.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1):115-118.
被引量:9
6
李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548-551.
被引量:15
7
张然,周妍.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2013,15(5):121-123.
被引量:4
8
刘玉斌.
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教学的实施[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B06):13-14.
被引量:3
9
吴青,余小兵,郭红建,沈佩佩.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2012,18(11X):7781-7783.
被引量:2
10
闫晓静.
高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探讨[J]
.科技信息,2010(20):94-94.
被引量:4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