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产品本身的特征及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小规模化、低组织化和农产品流通体现的不健全促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要解决这个问题既有赖于各项法律、制度的完善又有赖于民族思想道德的提高。
作者
刘冬梅
绍砾群
机构地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3,共2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
信息不对称问题
逆向选择
农产品流通
组织化
道德风险
小规模
健全
中国
法律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236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42
参考文献
4
1
尚新丽.
信息非对称经济影响分析[J]
.情报杂志,2002,21(12):22-23.
被引量:4
2
李勇,任国元,杨万江.
安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及政府干预[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3):62-64.
被引量:43
3
李萍,阮平南.
假冒伪劣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
.商业研究,2003(5):8-10.
被引量:13
4
方文.
信息非对称市场中道德与法律的调适机制分析[J]
.理论月刊,2002(10):41-4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文贵.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9(6):96-101.
被引量:25
2
周黎安,崔兆鸣,周为,崔为.
从信息经济学看当前假冒伪劣现象[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3):29-35.
被引量:28
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4.
4
Akerlof, G. A (1970):"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Economics 84:pp488 - 500.
5
赵忠令 周荣华.成本——收益分析:探视道德行为的新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
6
施韦兹.敬畏生命[M].上海科学出版社,1999,124.
7
王小龙.
对商业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学分析[J]
.经济研究,1998,33(9):70-77.
被引量:31
8
李晓平.
道德的经济学分析[J]
.江淮论坛,2000(2):19-27.
被引量:5
9
李洪军.
体制转轨时期我国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机制[J]
.北京社会科学,2000(2):22-30.
被引量:13
10
路小红.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实例[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5):337-339.
被引量:60
共引文献
59
1
李勇,程利仲,任国元.
产品差异与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决定——基于嘉兴市消费者的调查实证分析[J]
.浙江统计,2005(2):22-24.
被引量:5
2
胡定寰.
农产品“二元结构”论——论超市发展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J]
.中国农村经济,2005(2):12-18.
被引量:96
3
赵璐.
假冒伪劣的成因、危害及对策的法律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5(7):61-62.
被引量:1
4
范红霞.
商标保护与打击假冒商品[J]
.法制与社会,2008(7):68-69.
5
柳鹏程.
食品消费中的转基因信息不对称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J]
.理论月刊,2005(12):82-84.
被引量:2
6
刘志雄,何忠伟.
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J]
.产业经济研究,2006(2):55-60.
被引量:12
7
信丽媛.
浅析我国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以“奶粉事件”为例[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5):141-143.
被引量:4
8
向东梅,周洪文.
现有农业环境政策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技术行为的影响分析[J]
.生态经济,2007,23(2):88-91.
被引量:12
9
詹新宇.
企业信用缺失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探讨[J]
.商业研究,2007(3):8-10.
被引量:10
10
李光泗.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与质量控制——基于生产者角度[J]
.上海农业学报,2007,23(1):101-10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36
1
郝庆芹.
农户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及解决途径[J]
.北方经贸,2006(12):21-22.
被引量:6
2
张利国.
农户有机食品生产中的道德风险分析[J]
.经济问题,2008(12):89-92.
被引量:13
3
张阳.
农村信息服务中信息不对称及治理[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9):258-260.
被引量:5
4
张吉国,胡继连.
信息不对称对林产品市场的影响及对策[J]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3):164-166.
被引量:5
5
张诚,张广胜.
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的ISM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3):53-57.
被引量:19
6
朱信凯,韩磊,曾晨晨.
信息与农产品价格波动:基于EGARCH模型的分析[J]
.管理世界,2012,28(11):57-66.
被引量:66
7
王晶,倪琦,戴君,于超.
基于AHP法的鲜活农产品物流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202-1205.
被引量:9
8
蒋和平,傅晨.
论建立农产品流通风险调控机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5):36-41.
被引量:1
9
卫龙宝,卢光明.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控制的运作机制探析——以浙江省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2004(7):36-40.
被引量:75
10
李明慧.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结果与治理[J]
.技术经济,2004,23(1):62-63.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24
1
孟化.
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策略及建议[J]
.质量与市场,2022(12):184-186.
被引量:3
2
韩雨彤.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现象及其后果[J]
.经济视角,2013,32(2):11-12.
被引量:2
3
张可成,王孝莹,李慧贞.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制稳定性的博弈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72-75.
被引量:3
4
徐永虎,吴遵.
订单农业中违约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118-119.
被引量:9
5
廖文梅,彭泰中.
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交易影响及对策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9,31(3):11-13.
被引量:12
6
王小宁,李琪.
农产品终端市场供求信息对接机制探讨[J]
.经济纵横,2009(5):70-72.
被引量:2
7
郭利朋,底翠,孙少凯,刘娜.
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0):80-83.
被引量:4
8
王君君,李瑾.
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31-3135.
被引量:10
9
邓少军,樊红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认证[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1):87-90.
被引量:37
10
金慧玲,金贞花.
延边苹果梨品牌塑造策略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14(4):344-34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2
1
王萌,沈鑫琪,乔娟.
可追溯体系对养猪场户的停药期的影响研究——来自京、冀、辽的证据[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8-15.
被引量:1
2
孔丽萍,邓衡山.
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监管”与“监管+认证”的比较[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3(1):140-155.
被引量:1
3
张芳,袁梦男,万君,赵紫微.
基于AHP-FCE法的县域电商下农产品上行中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438-445.
被引量:3
4
白华艳(译),关建波.
猪肉产业链非对称价格传导机制:门限效应与市场势力[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2):79-82.
被引量:8
5
王凯杰,周旭照,应丽祺,洪梦瑶,邱佳宁.
“嘉田四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案例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6):99-101.
被引量:2
6
蔡环宇.
浅谈订单农业履约问题与建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S1):105-105.
被引量:4
7
汪松松.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三农”信息交互平台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6):3983-3986.
被引量:1
8
俞雅乖.
农业产业化契约类型及稳定性分析-基于资产专用性视角[J]
.贵州社会科学,2008(2):99-105.
被引量:19
9
杨荫,蒋寒迪.
“公司+农户”经济组织模式的违约行为与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9):85-87.
被引量:8
10
余金凤.
我国订单农业履约难的经济学分析[J]
.科技广场,2009(6):43-46.
被引量:1
1
万贤香.
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劳动保障世界,2016(11X):55-56.
2
钟阳,李爽,李丹.
农村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01-6102.
被引量:4
3
兰萍.
农户面临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及对策[J]
.农业经济,2000(12):32-33.
被引量:6
4
叶长青,张星.
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分析[J]
.建设监理,2008(6):53-55.
被引量:2
5
杨汉林.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探索[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1(6):91-94.
6
彭海红.
关于“菜贱伤农”事件的反思[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04S):3-4.
7
任文菡,傅建祥,王政军.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应对举措[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3):41-42.
被引量:4
8
雷丽.
美国订单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
.现代营销(下),2015(7):8-9.
被引量:1
9
曾诗淇.
大数据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解析《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J]
.农产品市场,2016,0(17):15-18.
10
刘蒙.
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
.商,2014(18):162-163.
农村经济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