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关于三峡水库入库泥沙条件的讨论 被引量:8

Discussion on the sediment load for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三峡工程论证期间采用的泥沙数量及其合理性。指出当时采用的粗泥沙比例偏小 ,可能低估三峡水库上段的泥沙淤积数量。近年来 ,长江上游水沙减少 ,特别是嘉陵江泥沙减少较大 ,加上金沙江即将修建溪洛渡等大型水电站 ,可缓解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但是 ,由于水沙变化有不确定性。近年 ,在嘉陵江上修建航运梯级和径流减少等对沙量短期减少具有重要作用 ,但上游梯级水库的拦沙作用是有限的。所以 ,从长远考虑 ,三峡水库需要有切实的控制淤积途径 ,以保证工程长远发挥效益。 The sediment series used in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is again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portion of coarse sediment in the series was under estimated, which might cause less deposition in the numerical model results in the upper fluctuating backwater reaches of the reservoir.
作者 周建军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水利系
出处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4,共9页 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 2 2 1 90 3) 973计划 (2 0 0 3CB41 52 0 3)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水库淤积 粗沙 讨论 Three Gorges Project reservoir deposition coarse material discuss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韩其为.论长江中游防洪的几个问题[J].中国三峡建设,2003,10(3):4-7. 被引量:16
  • 2长江科学院.向家坝及溪洛渡水库修建后三峡水库淤积一维数模计算报告[A]..《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研究(1996~2000)(第五卷)长江三峡工程上游来沙与水库淤积泥沙问题(二)[C].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99-114.
  • 3中国水科院.向家坝和溪洛渡水库对三峡水库泥沙淤积的影响[A]..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研究(1996~2000)(第五卷)长江三峡工程上游来沙与水库淤积泥沙问题(二)[C].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115-141.
  • 4长江科学院.三峡水库泥沙冲淤计算分析报告[R].水利部科教司,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1993.423-487.
  • 5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测验研究所 等.三峡水库来水来沙的条件分析研究[A]..长江三峡工程泥沙与航运技术研究专题研究报告集(上册)[C].水利部科教司,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1993..
  • 6韩其为 何明民 孙卫东.三峡工程水库不同方案悬移质淤积计算及分析[A]..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成果汇编(160~180米蓄水位方案)[C].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1988.29-93.
  • 7高焕锦 郑伍榕.寸滩水文站悬移质泥沙测验及全沙输沙量[A].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局.长江三峡工程泥沙研究文集[C].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05-310.
  • 8王桂仙 陈稚聪 府仁寿 等.三峡工程170和180米方案重庆河段泥沙问题的实验研究(一)[A]..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成果汇编(160~180米蓄水位方案)[C].水利电力部科学技术司,1988.171-187.
  • 9Zhou J and Lin B . 1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suspended sediment by lateral integration [ J ].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124(7) .

共引文献15

同被引文献104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1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