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年中国妇女史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妇女史是发展中的一个新学科。中国妇女史研究在80年代后获得空前的发展,发表文章过千篇,专著与教材上百种。在理论思考上做了一定探索。但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作者
林星
机构地区
福建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74,共4页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关键词
近代
中国妇女史
概况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杜芳琴.
妇女史研究:女性意识的“缺席”与“在场”[J]
.妇女研究论丛,1996(4):4-8.
被引量:9
2
伯红,吴菁.
半个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0(1):44-48.
被引量:6
3
杜芳琴,蔡一平.
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本土化探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2):154-160.
被引量:10
4
蔡一平.
视角转换和方法革新:赋历史研究以社会性别——妇女史学科建设读书研讨班综述[J]
.浙江学刊,2000(1):73-76.
被引量:4
5
丁卫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妇运史研究述评[J]
.长白学刊,1999(1):88-92.
被引量:2
6
田正平.
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延误[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4):79-88.
被引量:9
7
乔志强,行龙.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史林,1998(3).
被引量:14
8
赵兰英.
苏智良与中国慰安妇研究[J]
.瞭望,1999(34):51-53.
被引量:2
9
陈琼,聂金山.
近十年来中国妇女研究状况分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105-108.
被引量:3
10
桑兵.
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散论[J]
.近代史研究,1996(3):259-275.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熊月之.
1842年至1860年西学在中国的传播[J]
.历史研究,1994(4):63-81.
被引量:25
2
姜秀花.
“调门高”与“圈子小”?:中国妇女研究评价[J]
.妇女研究论丛,1998(1):26-33.
被引量:5
3
林星.
近年中国妇女史研究述评[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71-74.
被引量:1
4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6.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八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7
《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
8
《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
9
彭佩云."加强妇女研究,推动妇女发展-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10
顾秀莲."有中国特色妇女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共引文献
62
1
刘楷悦.
新旧之间:诉讼档案中的民国基层女性权利意识[J]
.民间法,2021(2):195-210.
2
周蕾.
近五年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4(3):70-77.
被引量:2
3
夏蓉.
“中国近代妇女史”课程设计[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59-60.
4
刘文明.
“新妇女史”在中国大陆的兴起[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79-87.
被引量:14
5
任放.
施坚雅模式与中国近代史研究[J]
.近代史研究,2004(4):90-122.
被引量:26
6
林红.
从用语的变化看“买卖春”问题研究中的性别视角[J]
.妇女研究论丛,2002(6):57-61.
7
孙占元.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J]
.史学理论研究,2000(4):124-134.
被引量:19
8
闫永增.
近十年来中国现代化史问题研究述要[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6):74-77.
被引量:1
9
行龙.
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J]
.近代史研究,2006(1):1-19.
被引量:47
10
郑起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J]
.教学与研究,2006(2):75-8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姜秀花.
“调门高”与“圈子小”?:中国妇女研究评价[J]
.妇女研究论丛,1998(1):26-33.
被引量:5
2
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6.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4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八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5
荣维毅.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关系探讨[J]
.妇女研究论丛,2003(4):20-26.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1
1
陈琼,聂金山.
近十年来中国妇女研究状况分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105-10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林星.
近年中国妇女史研究述评[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3):71-74.
被引量:1
2
杨翠萍.
妇女参政议政问题研究[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81-83.
被引量:5
3
Zhu Xiao-hui.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 A Review of Chinese Literature on Gender and Women's Studies from 2001 to 2008[J]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0,3(2):42-63.
1
李伯重.
问题与希望:有感于中国妇女史研究现状[J]
.历史研究,2002(6):154-157.
被引量:20
2
王雪萍.
《闺塾师》与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方法论[J]
.妇女研究论丛,2006(6):38-42.
被引量:4
3
郭小凌.
一位现代女性史家眼里的古代妇女——《古希腊的妇女》一书评介[J]
.世界历史,2001(5):111-115.
被引量:1
4
杜芳琴,蔡一平.
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本土化探索[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2):154-160.
被引量:10
5
锈胡妇[J]
.奋斗,2008(11):61-61.
6
张宏.
近年来美国的中国妇女史研究范式的嬗变[J]
.世界历史,2012(6):116-124.
被引量:5
7
汪毅夫.
性别压迫:“典卖其妻”、“买女赘婿”和“命长媳转偶”——闽、台两地的部分证言、证物和案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66-70.
被引量:4
8
邓瑞全.
默默地奉献 执着地追求──记刘乃和教授[J]
.阴山学刊,1994,7(1):89-95.
被引量:2
9
郭双林.
《中国妇女运动》评介[J]
.民国档案,1991(3):141-143.
10
李贞德.
中国妇女史研究中的医疗照顾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93.
被引量: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