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不稳13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内目前文献将颈椎病分型基本定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1].其中由于退行性颈椎不稳刺激交感神经并致椎动脉受累,引起临床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被称为交感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我院自1997~2003年手术治疗13例颈椎不稳引起的颈椎病,报告如下.
作者
王春丽
机构地区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
出处
《中医正骨》
2005年第2期49-49,共1页
Th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关键词
颈椎不稳
治疗
交感神经
颈椎前路融合术
颈椎病
椎动脉
基底动脉
文献
兴奋
刺激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韩伟,欧阳甲,刘克,王金红.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A分型及临床意义[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1):19-22.
被引量:19
2
于腾波,夏玉军,周秉文.
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57-159.
被引量:93
3
刘延青,刘熙海,孙宇,党耕町.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椎不稳定的X线测量[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0):600-603.
被引量:44
4
周秉文.
对颈椎病的概念、范畴和类型的几点看法[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00-202.
被引量:29
5
姜建元,马昕,夏军,陈文钧,吕飞舟,黄煌渊.
退行性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54-557.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孙宇,蔡钦林,党耕町.
颈椎间盘突出症(附89例临床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3,3(6):248-251.
被引量:11
2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被引量:2442
3
叶发刚,陈伯华.
退变性颈椎失稳的X线观察及诊断[J]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65-467.
被引量:51
4
杨敏杰,刘淼,耿介,马巍,朱晓白,王振汉.
椎动脉减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
.实用医学杂志,1994,10(2):91-92.
被引量:7
5
王玉群,贾文霄,汪洁,陈宏,李琛玮.
相位对比速度在三维相位对比序列中的评价[J]
.新疆医学院学报,1995,18(3):197-198.
被引量:2
6
余家阔,吴毅文.
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71-74.
被引量:19
7
余俐.
内皮素、内皮松驰因子及其氧合血红蛋白在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6,23(2):74-77.
被引量:8
8
冯世庆,杨敏杰,胡海涛,马巍,张涛,刘淼,耿介,张晓卫.
10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228-230.
被引量:36
9
贺强,曹树平.
椎神经阻滞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附 120 例临床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2):124-124.
被引量:17
10
谢大钊 尹青山.颈椎病X线诊断[J].中华骨科杂志,1982,2(1):16-19.
共引文献
193
1
宋锦宏,陈祖荣,伍福强,马丁.
128层容积V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0):292-292.
2
任龙喜,赵巍,张彤童,白秋铁,韩正锋,陈焜,王洁颖,王岩松,张敏.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15(4):205-209.
被引量:22
3
寿折星,沈霖,熊鹏程.
Assessing the Validity of a Novel Model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yndrome Induced by Injecting Sclerosing Agent Next to Transverse Process of Cervical Vertebra[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0,30(1):85-88.
被引量:14
4
方伟玲,高长明.
红外热成像诊断颈性眩晕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6):528-530.
被引量:1
5
韦理.
颈交感神经临床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2):72-74.
被引量:3
6
王争羊,段虹,罗晓阳,马晓菊,李卫华,黄运菊,白博,田瑞琴.
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33(S2):9-11.
被引量:7
7
林敉祥,朱首豪.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的研究近况[J]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8):55-58.
被引量:7
8
朱明海.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J]
.华夏医学,2004,17(4):652-655.
被引量:9
9
陈鸿儒,查振刚,董炘.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治研究进展[J]
.临床骨科杂志,2004,7(3):344-347.
被引量:11
10
姜建元,马昕,张爱敏,黄煌渊,周建伟,夏军,陈文钧,吕飞舟.
颈部旋转与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J]
.中华骨科杂志,2004,24(11):666-669.
被引量:28
1
王春丽,梅伟,李国栋,郭润栋.
颈椎前路融合术治疗颈椎不稳交感型颈椎病23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80-180.
2
姜建元,马昕,夏军,陈文钧,吕飞舟,黄煌渊.
退行性颈椎不稳的手术治疗[J]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9):554-557.
被引量:22
3
刘成,田勇,胡中华.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展[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2):860-862.
被引量:24
4
陈鸥,黄其杉.
退行性颈椎不稳诊治进展[J]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11-713.
被引量:2
5
李朝辉,徐展望,陈德强,谭国庆.
非手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4):90-91.
被引量:6
6
周文钰,李振宇,沈哲,顾洪生,颜滨.
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下颈椎退变性失稳的临床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5):276-278.
7
刘汝专,潘汉升,唐晓菊.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致交感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J]
.临床骨科杂志,2007,10(4):292-294.
被引量:11
8
范金鹏,董焕娥,王朝君,姚素芹,申勇,刘永强,郝振修.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的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研究[J]
.河北医药,2009,31(11):1350-1351.
被引量:7
9
范金鹏,王朝君,申勇.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3):318-320.
被引量:1
10
梅凤君,刘青蕊,段宏伟,赵静霞,刘名顺.
脑电地形图在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4,1(2):76-77.
被引量:1
中医正骨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