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区域物流中心内涵的分析,明确了建立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以武汉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城市物流体系,阐明了区域物流中心是集开放性、完整性、个性化和信息化于一体的,论述了区域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措施。
作者
刘春
朱俊林
机构地区
湖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开发研究》
CSSCI
2004年第6期54-55,50-51,共4页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关键词
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中心
武汉市
分类号
F045.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1
袁庆达,杜文,黎青松.
区域公共物流中心规模和选址问题[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4):97-100.
被引量:13
2
靳伟.
《现代物流系列讲座》 第十四讲 区域物流[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5):41-42.
被引量: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EB/OL].http://56front.yeah.net.,.
4
武汉市建设委员会.武汉市概况[EB/OL].http://www.zgwhjs.gov.cn.,.
5
李庆芳,周云.
武汉市物流中心地位的分析[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2,21(2):87-90.
被引量:4
6
徐国第.21世纪长江经济带综合开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7
武汉统计局.2002年统计公报[Z].,..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17.
2
云辉 戴香菊.城市交通网络[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363-366.
3
SHEFFI Y.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Equili-brium Analysis wi th MathematicalProgramming Methods[M].Prentice-Hall,INC,Englewood Cliffs,Ne w Jersey,1985.
4
EVANS S P.Derivation and analysis of some models for combining t rip distributionand assignment[J].Transpn. Res.,1976,10:37-57.
5
刘盛佳.
武汉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条件研究[J]
.长江论坛,2000(1):26-2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22
1
张贤.
发展区域物流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
.现代管理科学,2005(9):77-78.
被引量:9
2
于吉涛,宋鄂平,徐伟声,曾克峰.
武汉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64-66.
被引量:1
3
冯湛青.
长江经济带对上海集装箱枢纽港形成的促进作用[J]
.特区经济,2006(2):313-314.
被引量:4
4
庞胜明,魏朗.
农产品物流中心的经济规模优化模型[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2):123-126.
被引量:3
5
程日盛,张永,项陆舟,李旭宏,毛海军.
物流配送中心虚拟仿真设计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4):121-126.
被引量:7
6
董鸿瑜.
武汉建设物流中心枢纽城市的SWOT分析[J]
.物流科技,2008,31(1):82-84.
被引量:1
7
徐秋萍,刘淑琴.
浅谈四川省物流产业体系构建[J]
.现代商业,2008(12):109-109.
8
施宏伟,王发年.
时间满意条件下公共系统服务半径优化模型[J]
.科学决策,2009(5):10-14.
被引量:1
9
施宏伟,王发年.
基于需求时间特征的公共系统服务区域优化[J]
.工业工程,2009,12(5):82-85.
被引量:1
10
李爽,邓卫,吕宜生.
基于场景规划的区域公共物流中心选址模型[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9(5):85-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8
1
李海建,谢五届,曹有挥.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空间体系及驱动机理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35-42.
被引量:8
2
丘兆逸.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收益矛盾分析[J]
.统计与决策,2006,22(11):92-93.
被引量:19
3
张雷.
宁波如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J]
.商业时代,2006(22):108-109.
被引量:1
4
刘明菲,罗显敏.
区域物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物流科技,2006,29(8):112-116.
被引量:7
5
刘秉镰.建立天津区域物流中心的对策研究[N].现代物流报,2006-7-18(3)
6
童孟达.
论区域现代物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
.集装箱化,2002,13(9).
被引量:18
7
牟惟仲.
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兼论走中国自己的物流之路[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2):26-27.
被引量:21
8
曾国平,刘渝琳,韩加强.
重庆市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6):130-132.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周明,高杰.
区域物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2007,23(7):54-57.
被引量:10
2
田凤权.
论沈阳市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构建与发展[J]
.商场现代化,2007(11Z):149-151.
被引量:3
3
陈大勇,陈梦琳.
区域生态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
.商业时代,2010(19):30-3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赵芳芳,靳艳魁.
不确定环境下RDC选址问题研究[J]
.时代经贸(下旬),2007,5(10Z):228-229.
2
田代贵,马云辉.
区域性经济中心维度设计:一个直辖市的框架[J]
.改革,2008(12):78-81.
3
吕晓静,赵宝芹.
基于等级划分的物流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物流技术,2010,29(15):16-19.
被引量:2
4
金桢炜.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杭州市物流系统绿色度评价[J]
.物流技术,2011,30(3):100-102.
被引量:4
5
江建宇,王爱虎.
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解析——以东莞市为例[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6-12.
被引量:7
6
王海萍.
区域物流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商业研究,2012(6):74-79.
被引量:9
7
魏修建,郑广文,张丽淑.
基于ANP的省域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探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11):101-110.
被引量:13
8
金鑫,董浩.
佳木斯市构建区域物流中心的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2013(6):57-58.
9
刘恒.
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软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物流技术,2013,32(11):136-138.
被引量:4
10
陈慧仙.
区域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4(28):43-45.
被引量:1
开发研究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