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2-7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二级参考文献2
1 张春阳,翟树智,李晨光,翟旭.CT对肾癌的诊断和分期[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1):28-29. 被引量:7
2 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84.
共引文献19
1 张蕾,吴元佐,唐俊军.螺旋CT扫描在肾脏肿瘤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z2):82-84. 被引量:5
2 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王俭.肾透明细胞癌的CT、MRI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76-778. 被引量:25
3 邱立艳,汪建华,陈波,石国儿.35例不同病理亚型的肾癌螺旋CT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2):1843-1846. 被引量:7
4 周瑜.螺旋CT肾癌分期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59-2760. 被引量:1
5 李勇.螺旋CT对肾癌的诊断价值[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27-28.
6 南喜文,乔英,李健丁.肾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5):758-760. 被引量:15
7 汪海涛,张蕾,郑少强,蔡伟炯,吴元佐,唐俊军.螺旋CT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4):283-285. 被引量:3
8 崔海龙,赵亮,张慧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肾癌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699-700. 被引量:3
9 徐希春,薛丽宏,李莉,徐伟善,孙海成.肾恶性肿瘤32例CT影像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7):1343-1344.
10 冯婕,许乙凯,杨蕊梦.肾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新分型21例分析[J] .中国肿瘤,2007,16(9):744-74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4
1 叶慧,张进华,马慧静,胡道予,夏黎明.肾占位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11):803-806. 被引量:7
2 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85.
3 Gillitzer R, Melchior S W, Hampel C, et 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renal pelvis presenting as a renal abscess. Urology, 2002, 60 (1): 165.
4 顾方六.肾肿瘤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3):182-187. 被引量:23
1 徐红艳.MRI增强扫描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4):111-111.
2 许辉.多排螺旋CT多时相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9):85-86. 被引量:1
3 李清福,肖成民,邱冬.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115-118. 被引量:9
4 刘干辉,陈振松,程英,陈业媛,王宏琢,孙莞琴,蔡树丰,杨丽娟,龚洪翰,潘高升.原发性脑B细胞性淋巴瘤的DWI及MR多时相增强对比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8):533-536. 被引量:4
5 费家勇,陈忠伟,兰宝森.螺旋CT多时相扫描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血管瘤[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2):115-118. 被引量:2
6 谌龙,魏红梅.肝脏病变手推动态增强扫描在低场磁共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2008,35(20):85-86.
7 常瑞萍,甘露,王湛博,于国,杨立.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影像表现[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6):449-453. 被引量: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