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降低输氧湿化瓶微生物污染的综合措施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减少输氧湿化瓶微生物污染综合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72套湿化瓶使用前消毒;然后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为湿化液县每8h更换1次;最后,鼻导管和湿化瓶每24h更换1次。结果:输氧湿化瓶的不同部位微生物检出率为5.1%-9.2%,明显低于病房空气检出率(17.3%,P<0.05)。且各部位检出率不随连续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结论:输氧湿化瓶较高的微生物污染率在采取适当的综合措施后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
于农
张孝忠等
机构地区
解放军第
出处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1年第9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输氧湿化瓶
微生物污染
综合控制措施
分类号
R459.6 [医药卫生—治疗学]
R194.5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20
1
刘冬兰,温静,张其迈,田文军.
壁式氧气管道装置消毒方法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17-418.
被引量:9
2
何静玲.
1000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结果分析[J]
.医师进修杂志,2005,28(2):45-46.
被引量:19
3
姚建英,姚云英,刘亚丽.
氧气湿化瓶系统细菌污染监测与预防[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2A):2617-2618.
被引量:3
4
石兰萍,田琳琳,杨冬艳,操静,袁劲松.
氧气湿化液的污染状况分析及对策[J]
.护理研究,2005,19(5):765-766.
被引量:35
5
童建华.
氧气湿化液的细菌培养调查[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7):741-741.
被引量:24
6
姚玉娟,刘月仙.
湿化瓶系统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20(8):1987-1988.
被引量:25
7
顾其胜,朱彬.
海藻酸盐基生物医用材料[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6):5194-5198.
被引量:31
8
薛桓田.医院吸氧湿化瓶细菌污染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1995,12(1):47-47.
9
Carratale I,Gudiol F, Pallare S,et al. Risk factor for nosocomial le-gionella poneamlhilla pneumoni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4,149:625.
10
张晓东,段蕴铀,高琳,等.仿生表面湿化防止氧气湿化中微生物传播的实验研究[J].中华感染学杂志,2009,19(21):2826-2828.
引证文献
5
1
王梅,李秀丽,孔德娟.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9,24(9):93-94.
被引量:8
2
王梅,张国莉,孔德娟,李秀丽.
新型氧气湿化输送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4):414-415.
被引量:1
3
朱金英,徐佳.
新型一次性氧气湿化输送装置的临床应用[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1,25(7):1784-1785.
被引量:7
4
陈玉兰,吴洁华,余丽娟.
YYX型一次性使用吸氧管应用于急诊抢救患者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2,13(7):102-103.
被引量:5
5
王文娟,赵卫红,吴学梅.
零感OT-MI型一次性使用吸氧装置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9(12):26-2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田焕阁,杨瑞贞,于艳霞.
国内加温湿化吸氧装置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1,26(3):86-88.
被引量:10
2
余晓芳.
输氧装置结构改良对氧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护理学报,2011,18(8):43-45.
被引量:19
3
沈斌,赵岚.
两种氧气湿化液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4):434-435.
被引量:2
4
余晓芳,黎红萍.
改良输氧装置结构对氧疗患者吸氧效果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10-12.
被引量:3
5
杜宏,杜萍,李英,王晓宁,孙淑凤.
一次性氧气湿化瓶与重复使用湿化瓶应用的对比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8):5562-5565.
6
桂敏华,李敏,夏梦.
自制接头在一次性吸氧管与吸氧面罩连接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43-143.
7
汤爱玲,王圆圆,梁秋霞.
一次性吸氧装置在多重耐药菌患者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9):162-163.
被引量:1
8
何俊华,曾清华,邓春花.
灵感OT-MI型一体式一次性吸氧装置在急诊内科应用的效果观察与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2):2076-2078.
被引量:3
9
张莉.
氧气吸入湿化装置的研究进展[J]
.天津护理,2013,21(6):550-551.
被引量:1
10
王楠楠.
2种吸氧装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3):148-149.
被引量:2
1
于农,张孝忠,杜民,陶玉滨.
降低输氧湿化瓶微生物污染的综合措施及临床应用[J]
.沈阳部队医药,2002,15(3):251-252.
2
于农,金欣,陈天宝,陈建魁,宋世平,尹秀云.
输氧湿化瓶微生物污染及污染途径调查[J]
.现代护理,2008,14(4):486-487.
被引量:7
3
于农,郑明,张孝忠.
输氧湿化瓶的微生物污染与污染途径调查[J]
.沈阳部队医药,2000,13(2):134-135.
被引量:1
4
朱芸.
2014年医院感染ICU目标性监测分析及质量持续改进[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261-1262.
被引量:2
5
黄宝定,李毓芹.
533名公安干警慢性疾病患病状况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2):40-41.
被引量:2
6
李克寒,李新民,曲莉.
2007年公主岭市城区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3):288-288.
被引量:5
7
田建三.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爆发调查[J]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8):39-39.
被引量:2
8
徐宁,涂阳科.
肾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15):2990-2990.
被引量:1
9
陈连波.
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J]
.护理与康复,2011,10(4):317-318.
被引量:3
10
贾会学,贾建侠,赵秀莉,赵艳春,任军红,要慧,林金兰,李六亿.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控制措施及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0):4309-4311.
被引量:10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200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