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现状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
3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经过调查,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我们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从该课程教育的针对性、主体性和实效性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改革。
作者
李伟明
机构地区
江苏工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出处
《化工高等教育》
2004年第4期44-49,共6页
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关键词
大学生
改革探索
课程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课
主阵地
德育教育
高校
现状
提升
期望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张耀灿.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加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19-2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9
1
肖国健.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对西南科技大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J]
.文教资料,2007(30):143-144.
2
李莉.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9):60-61.
被引量:3
3
高丽静,李凡.
实践教育: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J]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3):53-57.
被引量:21
4
刘博.
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4):159-160.
被引量:1
5
孙国庆.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J]
.大江周刊(论坛),2012(8):124-124.
被引量:1
6
王辉.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几点思考[J]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9(2):131-133.
被引量:3
7
张启胜,张正华.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若干思考[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0(1):71-72.
被引量:3
8
陆财深.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5):90-93.
9
韦洪雷.
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思考[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0(1):79-8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
1
欧阳康.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建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98-99.
被引量:10
2
杨丽英.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前沿,2004(9):122-124.
被引量:3
3
王世成.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点[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2):4-6.
被引量:1
4
王爱平,李合亮.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
.未来与发展,2004,25(4):63-65.
被引量:2
5
余修日,简正凤.
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内部机制[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39-40.
被引量:1
6
颜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理念和方法[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80-182.
被引量:1
7
吴威威.
高校德育的重要维度:生命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7(6):70-71.
被引量:20
8
张力群,李君.
社会转型期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J]
.理论导刊,2007(11):104-106.
被引量:4
9
陈雯.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5):56-59.
被引量:20
10
周甜,张陟遥.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评指标体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1):6-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张力群,李君.
社会转型期构建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与原则[J]
.理论导刊,2007(11):104-106.
被引量:4
2
赵金华,王宏乔.
基于TOPSIS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评价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113-117.
被引量:1
3
程晓.
基于关心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德育新方法[J]
.科教文汇,2015(16):10-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赵金华,王宏乔.
基于TOPSIS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效果评价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113-117.
被引量:1
2
孙颖.
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指标体系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3(2):117-119.
被引量:2
3
周思勇,徐俊杰,裘广宇.
论高职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建设——基于养成教育的视角[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4):29-33.
被引量:3
4
叶杰.
扩招政策绩效评价:一个高校办学条件的视角——基于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的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8,16(3):65-73.
被引量:5
5
杨仕元,黎孟佳,岳龙华,李伟.
三维主体视角下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3,43(2):65-71.
被引量:1
1
李彦春.
思想品德课教学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4):118-118.
2
朱禄珍.
“两课”教学发展方向的探讨[J]
.殷都学刊,1998,19(4):87-88.
3
赵进贤,赵富玺,刘育尧.
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思考[J]
.大同医专学报,1997,17(2):54-55.
4
陈小冷.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6(2):79-79.
被引量:1
5
易成莲.
合作学习使思想品德教育课渐入佳境[J]
.中学教学参考,2009(36):10-10.
6
王蕴珍.
浅谈高校思想品德课的任务[J]
.社科纵横,1996,11(4):63-64.
7
牟海婭,牟海霞.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俪人(教师),2016,0(16):19-19.
8
戴福敏.
思想品德教育课上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
.杂文月刊(下半月),2014(10):204-204.
9
陈晓华.
对思品教学现状的思考[J]
.中小学心理健康导航,2008(9):8-9.
10
鲍晗青.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以《去年的树》一课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3):72-72.
化工高等教育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