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荧光光密度薄层扫描法测定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粮食分析中测定黄曲霉毒素B_1常用的方法有薄层色谱法,微柱筛选法,薄层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对测定样品的处理过程主要是把样品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在365nm紫外灯照射下,观察薄层板上的荧光斑点的荧光强度,或把斑点刮下来,溶解,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定黄曲霉毒素B_1的荧光强度.虽然高压液相色谱仪法测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灵敏度高,但由于受仪器昂贵限制,不易推广.而用365nm紫外光灯照射薄层板上的黄曲霉毒素B_1斑点的目视测定黄曲霉毒素B_1斑点
作者
张金龙
于丽伟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
出处
《陕西粮油科技》
1993年第3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黄曲毒素
测定
荧光扫描
分类号
TS210.7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34
1
蔡正森,钟文辉,张东升,赵春城,龚燕,蔡建荣,赵晓联.
ELISA法和HPLC法检测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3):302-304.
被引量:29
2
张淼,王家传,张培正.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科技途径[J]
.中国果菜,2004,24(6):43-44.
被引量:8
3
何水桂.
高要市1995~1997年土榨花生油中酸价、黄曲霉霉素B_1含量调查[J]
.广东卫生防疫,1998,24(4):57-58.
被引量:5
4
陈达民.
微柱法快速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总量[J]
.饲料工业,1993,14(1):29-30.
被引量:14
5
宓晓黎,成恒嵩.
黄曲霉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
.粮食与饲料工业,1994(10):41-43.
被引量:12
6
何才云,王光建,刘智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5,1(1):39-42.
被引量:5
7
刘江.
单克隆抗体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5,22(2):90-94.
被引量:4
8
王光建,何才云,鲁长豪,赵建忠,王勇.
用免疫亲和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生和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J]
.色谱,1995,13(4):238-240.
被引量:13
9
杜平华,杨晓峰.
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检测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1995,15(2):34-36.
被引量:20
10
柳其芳.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薄层色谱法联合分析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2006,6(2):246-248.
被引量:53
引证文献
2
1
李培武,马良,杨金娥,张文,杨春洪,杨湄.
粮油产品黄曲霉毒素B_1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2):77-81.
被引量:79
2
马俊,邱富娜,刘金娥,巩丹,徐玲.
ELISA和TLC检测饲料中AFB_1含量的比较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19-24.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张文玲,袁涛,李书国.
近10年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粮食加工,2012,37(1):77-81.
被引量:21
2
涂春蓉,董晓娟,马良,张宇昊.
黄曲霉毒素荧光增敏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6):1790-1796.
被引量:4
3
陈军,赵立.
含水量对玉米粉贮藏过程中黄曲霉生长及黄曲霉毒素积累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192-4193.
被引量:4
4
李荣启,范自营,张红云,秦学磊.
粮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J]
.粮食与油脂,2006,19(8):17-19.
被引量:10
5
肖志军,李培武,张文,谢立华,丁小霞,马良,吴文华,刘锴.
粮油黄曲霉毒素B_1高效快速检测微柱的研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3):335-341.
被引量:24
6
宋丹阳,宫兆晶,李培武,张文.
我国油料中农药残留限量与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3):375-379.
被引量:15
7
马良,李培武,张文,丁晓霞,谢立华,姜俊.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免疫亲和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油脂,2007,32(4):72-75.
被引量:11
8
杨君,冯志彪.
生物传感器在微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
.农产品加工(下),2007(5):80-84.
被引量:3
9
马良,李培武,张文,谢立华,丁小霞,陈小媚.
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快速检测技术[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2):199-203.
被引量:17
10
杨忠红.
浅析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及去除方法[J]
.粮食流通技术,2007(4):39-41.
被引量:10
1
尚瑛达,曹素芳.
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_1探讨[J]
.粮食与油脂,1993(4):50-51.
被引量:11
2
赵志良.
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危害及实用防制方法[J]
.北方牧业,2007(22):26-26.
3
你知道的这些“黄曲毒素常识”,几乎都是错的[J]
.健康,2016,0(9):54-55.
4
汤鲁宏,孙云飞,张浩.
薄层扫描法测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J]
.食品工业科技,1999,20(5):57-58.
被引量:16
5
杜利成,宋开平.
茶叶中咖啡碱的薄层扫描法测定[J]
.茶叶,2000,26(2):94-95.
被引量:1
6
惠秋沙.
薄层扫描法测定保健饮料中牛磺酸的含量[J]
.食品与药品,2011,13(7):276-278.
被引量:20
7
周丽芳,许益民.
红外光谱法测定鸡蛋黄、松子、莲子中的磷脂含量[J]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2,13(3):41-43.
被引量:2
8
刘法锦,孙冬梅,陈路林.
薄层扫描法测定茶多酚中咖啡因的含量[J]
.中草药,1997,28(1):20-21.
被引量:4
9
黄宝华,尚红霞,张兰英.
薄层扫描法测定猪肝中克伦特罗残留量[J]
.食品科学,2004,25(1):121-123.
被引量:4
10
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打破国际垄断[J]
.粮食与饲料工业,2014(4):68-68.
陕西粮油科技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