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中国产业在东亚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
3
Superficial opinion on the status and effect of Chinese industry in the structure of East-Asian indu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东亚地区日趋繁荣,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加强。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产业在东亚产业结构整体性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定的分析,以使我们对我国产业今后的发展态势有一个战略性的把握。
作者
伍华佳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
出处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
关键词
东亚
产业结构
成长
产业关联
作用
分类号
F113.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34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1
王洛林,江小涓,卢圣亮.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经济国际化的影响(上)——以全球500强在华投资项目为主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0(4):5-12.
被引量:133
2
胡石其.
90年代东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1):52-54.
被引量:3
3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4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5
.《国际统计年鉴》[M].,2003..
6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M].,2003..
7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8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9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0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Z].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王新阳,胡孝平,李少华.
倒锥形水塔的水柜提升施工[J]
.山西建筑,2006,32(10):139-140.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34
1
王涛.
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效应与动因——基于产业组织的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7(18):61-62.
被引量:1
2
许坚.
提升制造能力:南京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起点[J]
.南京社会科学,2001(z1):183-188.
3
林小兰.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探讨中外合资企业不稳定性[J]
.时代经贸,2008,6(S1):56-58.
4
杨凡.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初探[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33-34.
5
周启良,庄宗明.
FDI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文献综述[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15.
被引量:4
6
齐兰.
垄断资本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
.海派经济学,2009,7(5):114-128.
7
林小兰.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中外合资企业的不稳定性[J]
.市场周刊,2008,21(9):16-17.
8
左世全.
跨国公司对我国汽车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J]
.经济前沿,2004(11):33-36.
被引量:2
9
孔令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特征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4(12):24-27.
被引量:1
10
赵楠.
跨国并购的组织结构优化动因[J]
.经济学家,2005(1):109-11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9
1
江虹.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益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05(4):50-53.
被引量:37
2
陈建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前景[J]
.经济论坛,2005(6):53-54.
被引量:1
3
李晓,丁一兵,秦婷婷.
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基于贸易动向的考察[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5):1-7.
被引量:39
4
陈康.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
.国际商务研究,2005,26(5):31-35.
被引量:2
5
吏秋平.
中国与东亚的经济发展[J]
.发展,2006(6):45-46.
被引量:1
6
李建民,支大林.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导力量辨析[J]
.东北亚论坛,2006,15(6):13-16.
被引量:3
7
张进华.
福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战略选择[J]
.亚太经济,2007(1):29-31.
被引量:3
8
严正.《福建应当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作用》.南方网.
9
《福建与东盟2012年贸易额达215.4亿美元》,福建新闻网,http://www.fj.chinanews.com/news/2013/2013-01-22/222493.shtml.
10
UNCTAD网站,Complete HS and SITC conversion and correspondence tables along with detailed note on its conversion methodology,http://unstats.un.org/unsd/trade/conversions/HS% 20Correlation% 20and% 20Conversion%20tables.htm.
引证文献
3
1
张进华.
福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战略选择[J]
.亚太经济,2007(1):29-31.
被引量:3
2
张欢.
中国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时代经贸(下旬),2013(7):217-218.
3
刘京华.
CAFTA框架下中国福建省与东盟对外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4(8):40-44.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全毅,刘京华.
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07-111.
被引量:5
2
刘京华.
CAFTA框架下中国福建省与东盟对外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
.东南亚纵横,2014(8):40-44.
被引量:8
3
王蔚.
福建与东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竞争性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2):76-81.
4
季鹏.
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福建与东盟贸易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7-75.
被引量:8
5
方志玉.
基于海上丝绸之路视角的福建与东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
.对外经贸,2015(10):4-6.
被引量:2
6
李照国,王婷.
福建省港口物流与福建—东盟贸易协同发展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1):60-61.
7
廖萌.
福建与东盟贸易现状及潜力研究——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J]
.亚太经济,2016(4):60-65.
被引量:9
8
陈岚,王琼.
“海丝”背景下闽西与东盟外向型经济合作路径探析[J]
.长沙大学学报,2016,30(4):14-16.
9
韩风春.
福建陆海丝路核心交集区建设的GMT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2017(1):40-43.
10
宋津睿,陈政党.
“一带一路”倡议下福建省与东盟海产品贸易研究[J]
.对外经贸,2018(2):46-50.
被引量:1
1
斯文.桑德斯特罗姆,徐龙华.
人性化的全球化:中国与东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浙江金融,2000(9):43-44.
2
张安之.
东亚产业圈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J]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26(3):69-73.
被引量:1
3
张斌.
中国与东亚的经济关系及前景[J]
.国际问题研究,2003(4):54-57.
被引量:4
4
方建春,杜群阳.
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J]
.北方经济,2010(14):8-10.
被引量:2
亚太经济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