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物生物学创新实验课——轮虫的热适应教学设计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动物生物学创新性实验课——轮虫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教学设计。概要论述了创新性实验课的意义和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实验课名称、目的、实验设计原理、材料与仪器、实验方法和步骤、数据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等。
作者
李晓晨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第4期115-116,共2页
Journal of Further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动物生物学
创新性实验课
轮虫
热适应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
1
王惠,王晓军.
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91-192.
被引量:17
2
马罡,马春森.
禾谷缢管蚜对温度梯度的行为反应[J]
.植物保护学报,2007,34(6):624-630.
被引量:10
3
李伟,佟长青,曲敏,金桥,汪秋宽.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际科研相结合的探讨[J]
.世纪桥,2006(9X):136-137.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项贤领,席贻龙.
生态学设计性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探索[J]
.生物学通报,2009,44(11):30-32.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牛伟涛.
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1(8):190-191.
2
牛伟涛.
浅谈中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高[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7):118-118.
3
杨世勇,黄永杰,王友保.
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3):148-149.
4
李全发,张杰.
生态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0):129-130.
被引量:6
5
罗芳丽.
“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13,31(6):66-68.
被引量:10
6
徐礼生,高贵珍,刘小阳,曹稳根,吴福茹.
应用型本科高校生态学教学改革初探[J]
.宿州学院学报,2014,29(2):121-123.
7
杨世勇,黄永杰.
多举措优化基础生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8):2519-2520.
被引量:2
8
魏建宏,罗琳.
微生物学综合性设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探索[J]
.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225-231.
被引量:34
9
卢金,岑叶平.
“以学生为中心”卫生微生物检验基础课程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8):121-122.
被引量:5
10
罗芳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植物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林业教育,2019,37(3):60-62.
被引量:5
1
王立志,李晓晨,孙涛.
中国林蛙蝌蚪和大蟾蜍蝌蚪的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及致死温度[J]
.动物学杂志,2005,40(2):23-27.
被引量:34
2
林琳,姜俏,汪天虹.
丝状真菌细胞凋亡研究方法[J]
.菌物学报,2008,27(3):474-481.
被引量:2
3
王利品.
关于“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实验的改进[J]
.科学教育,2008,14(5):46-46.
4
冶保献,周性尧.
血红素蛋白质的电化学行为[J]
.分析科学学报,1996,12(1):82-88.
被引量:1
5
王国强.
外温动物热适应性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4):32-33.
6
王立志,李晓晨.
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和孵出热耐受性的影响[J]
.动物学杂志,2007,42(1):121-127.
被引量:17
7
王志平,陈海魁,张湘宁,王巧玲,何志巍.
微小RNA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方法综述[J]
.生物学通报,2016,51(1):5-9.
被引量:4
8
夏北成,Zhou,JZ.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2):97-101.
被引量:32
9
龚拯,周国英,周德明.
双孢蘑菇单孢分离与单孢杂交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03-1904.
被引量:3
10
樊正忠.
如何撰写生物学论文[J]
.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2):44-48.
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