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12期38-3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二级参考文献14
1 金星明.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J] .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6,4(3):174-176. 被引量:2
2 汤雷讯.38例哮喘患儿亲子关系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1):6-6.
3 李振彦,张莉.哮喘患儿的防治与家庭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52-53. 被引量:14
4 姜秀芳,魏治文.支气管哮喘儿童主观生活质量调查[J] .青海医药杂志,1999,29(1):52-53. 被引量:3
5 孙丽萍,胡元春,熊渝还.加强哮喘儿童的自我管理教育[J] .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14-14. 被引量:17
6 张玲,杨志斌,魏治文,刘治学,江忠.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学特点的对照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00,38(3):163-165. 被引量:33
7 牛新清,傅超明,赵晶媛.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调查[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4):425-426. 被引量:3
8 傅振荣,马连美,张加林.6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行为特征[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32-433. 被引量:6
9 宋旭红,李大雨.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护理研究,2001,15(3):155-156. 被引量:20
10 张静波,计焱焱.支气管哮喘患者抗炎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0,5(3):231-234. 被引量:5
共引文献46
1 胡正,谢玲,宋彩云,敏宝亚,石星,赵德育,吴红枚.慢性病儿童家长疾病知识了解现状及情绪障碍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50-451. 被引量:1
2 镇永新,杜玉开.儿童哮喘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3,20(2):82-86. 被引量:4
3 王惠梅,李庆鳞,贺淑珍,闫媛珍,赵世武.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1):13-16. 被引量:21
4 孔元原,孙明明.哮喘儿童行为问题研究[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1,26(3):198-202. 被引量:1
5 马陆,朱劲松.小儿哮喘研究现状[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8):752-753. 被引量:2
6 田伟,张俊英.哮喘病儿的心理问题及干预[J]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3):279-280. 被引量:3
7 俞杰,徐美玉,赵建美,顾永健.肾病综合征患儿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66-368. 被引量:15
8 刘萍,吴敏,倪连芳,王莉,郑跃杰.哮喘患儿的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指导[J] .现代护理,2006,12(13):1232-1233. 被引量:5
9 王惠梅,何淑贞,李庆麟,闫媛珍,赵世武,曲成毅.急慢性躯体疾病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8):545-547. 被引量:8
10 马慧,蔡映云.中国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15年文献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6):152-153.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21
1 周芳.支气管哮喘患儿69例健康教育[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1):99-100. 被引量:4
2 封蕾.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J] .实用全科医学,2004,2(5):455-455. 被引量:6
3 周天文,陈蓓珍,邱龙美.支气管哮喘儿童的行为调查与分析[J] .重庆医学,2004,33(7):1085-1086. 被引量:4
4 吴阳静,徐嘉望.哮喘儿童健康教育新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4,20(10):72-73. 被引量:9
5 杨华彬,汤艳清,何晓玲.渐进式放松疗法对学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32-634. 被引量:11
6 杨华彬,汤艳清,易著文,何晓玲.整合性心理治疗对学龄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1):21-23. 被引量:20
7 田伟,张俊英.哮喘病儿的心理问题及干预[J]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3):279-280. 被引量:3
8 陈育智,马煜.2000年全国31省市40万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与1990年同类调查对比研究[J] .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0):44-45. 被引量:26
9 汪向东 王希林 骊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223.
10 Lekander-M.The immune system is affect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High stress levels can change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and allergy[J].Lakartidningen,1999,96(44):4807-4811.
引证文献4
1 谷志勇,魏钰书,冯大瑛,田小兵,雷霞,易志刚.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心理行为评价[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2):798-798. 被引量:2
2 魏宝玉,陈英玉.哮喘儿童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9,32(4):267-268. 被引量:4
3 王红波,张晓红,邓惠,李洁华.家庭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控制与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13,48(7):84-85. 被引量:15
4 靳爱红.健康教育对儿童哮喘家庭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7,15(22):2808-280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4
1 王鑫,张亚京,梁昆仑,宁立华,张丽霞,陈欣,马春艳,张玲玲,陈华.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学特点及整合性心理治疗对其疗效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1):1627-1629. 被引量:13
2 陈萍,杨慧瑛.环境因素对支气管哮喘控制的影响[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8):566-567. 被引量:12
3 陈艳.哮喘儿童居家护理行为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4):9-12. 被引量:13
4 曹小蕊,朱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J] .中国医刊,2014,49(1):104-105. 被引量:5
5 黄群仙,向阳.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现代医生,2014,52(4):114-116. 被引量:23
6 刘子英,张琛.家庭环境对慢性病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2):143-145. 被引量:4
7 董玉红,史应进,宋玉娥.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与白细胞介素-23的变化[J] .中国医刊,2015,50(1):87-89. 被引量:2
8 罗新兵,朱晓萍,李波,杨俊.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家长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4):377-380. 被引量:31
9 王文娟,孙宏伟,李朋乐,王艳郁.学龄期哮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434-1437. 被引量:25
10 边晓惠.家长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10):56-57. 被引量:3
1 张登科,方德刚.综合心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193-196. 被引量:26
2 熊红,叶烨,莫建勋,李俏,徐三平,唐嘉媛,王庆林.综合心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医学临床研究,2013,30(1):95-96. 被引量:3
3 李连弟,蔡映云,王晓燕,李明华,张淑玉,张咏梅.哮喘病人心理障碍的调查分析[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37(2):145-147.
4 任姗(译).V感染的母亲其儿童心理健康未得到重视[J]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8(1):9-10.
5 张丽霞,张琛,朱俊敬.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16(30):74-74.
6 王爱华,朱逞.家长,糖尿病儿童心理健康的引领者[J] .糖尿病之友,2006(8):64-64.
7 毛芳.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08,15(7):59-61. 被引量:1
8 薛淑芳,姚辉,李凌芸,郭桂英.对137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影响[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163-164. 被引量:1
9 刘莎,卢薇.浅谈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药研究[J] .光明中医,2009,24(1):171-173. 被引量:4
10 葛敏,郑金举.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4):342-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