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业高校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
2
The Role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ll-off Rural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社会的小康程度不均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高等农业院校与“三农”联系紧密,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进程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农业高校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
作者
李友生
陈学友
龚龙英
杨权海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农业教育》
2004年第6期33-35,共3页
China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农业高校
农村小康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6
1
孙翔.
服务三农科教兴村 加快建设农村小康[J]
.教育与职业,2003(13):13-15.
被引量:1
2
信乃诠.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2):4-7.
被引量:5
3
郑英宁,朱玉春.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科技园的功能、模式及运行机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60-63.
被引量:3
4
张长青.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598-599.
被引量:3
5
余天心,王石生.
我国小康社会与小康生活的前景展望[J]
.南方经济,2001,30(1):8-11.
被引量:1
6
韩建民.
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及其基本运行模式研究[J]
.开发研究,2000(4):57-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钟海青.
高校科技产业的历史研究[J]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58-65.
被引量:11
2
李友生,陈学友,龚龙英,杨权海.
农业高校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
.中国农业教育,2004,5(6):33-35.
被引量:2
3
陈建华.
略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6,17(6):318-321.
被引量:5
4
刘少伯.农业技术产业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关键[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7.15-30.
5
冯学华.
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面面观[J]
.科技导报,1997,15(2):26-28.
被引量:10
6
黄大金,刘健,夏飚,杨祺.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8,19(1):59-62.
被引量:4
7
戴思锐.
农业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1998(1):12-18.
被引量:19
8
卢良恕.
21世纪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学,1998,31(2):1-7.
被引量:50
9
刘渊渊.
高校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
.全国商情,2009(18):114-115.
被引量:1
10
张梅申,岳增良.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叶良均,甘红圣.
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与对策思考[J]
.前沿,2008(1):197-200.
被引量:5
2
史燕山,骆建霞,王学利,柴慈江,王丽娟,徐大为,栾叶亮,石喜乐.
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成果服务滨海新区建设的思考[J]
.天津科技,2008,35(6):62-64.
被引量:2
3
谷维.
加强农业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1):122-123.
被引量:1
4
刘渊渊.
高校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
.全国商情,2009(18):114-115.
被引量:1
5
张梅申,岳增良.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被引量:4
6
尹芙蓉.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评价与选择[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2):4-5.
被引量:10
7
岳福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与模式[J]
.农业展望,2012,8(12):40-43.
被引量:2
8
薛曜祖.
我国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框架体系设计[J]
.科技与经济,2013,26(5):51-55.
被引量:7
9
安成立,刘占德,刘漫道,赵俊兴,张超,王逸珺,郭学雨,马启峰.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2014,20(20):1-6.
被引量:6
10
孟庆六,刘汉超,刘传龙,杜翠敏,胡乃志.
我国农业科技如何面对新阶段的挑战[J]
.甘肃农业,2006(10X):105-10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
1
岳文斌.
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在知识化农业中的作用[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331-333.
被引量:3
2
辛艳伟,蔺银鼎.
浅谈农业高校参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与方式[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4):56-57.
被引量:8
3
刘渊渊.
高校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
.全国商情,2009(18):114-115.
被引量:1
4
张梅申,岳增良.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被引量:4
5
孟庆六,刘汉超,刘传龙,杜翠敏,胡乃志.
我国农业科技如何面对新阶段的挑战[J]
.甘肃农业,2006(10X):105-10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秦伟,刘立强,肖文锋,孙玉霞.
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33):30-32.
被引量:1
2
信乃诠.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2(2):4-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友生,陈学友,龚龙英,杨权海.
农业高校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作用初探[J]
.中国农业教育,2004,5(6):33-35.
被引量:2
2
刘渊渊.
高校对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J]
.全国商情,2009(18):114-115.
被引量:1
3
张梅申,岳增良.
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被引量:4
4
岳福菊.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与模式[J]
.农业展望,2012,8(12):40-43.
被引量:2
5
秦伟,刘立强,肖文锋.
以研促教,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3):32-33.
被引量:3
6
孟庆六,刘汉超,刘传龙,杜翠敏,胡乃志.
我国农业科技如何面对新阶段的挑战[J]
.甘肃农业,2006(10X):105-106.
被引量:1
1
张晋周,孙衍霞.
浅谈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J]
.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7):94-94.
2
魏曼华.
终生大事[J]
.时事(初中版),2004(6):46-47.
3
谢莉红.
广西高等教育与全面实现小康[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01-105.
4
陈磊.
安徽省农村小学音体美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索——以安徽省三县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5):109-110.
被引量:2
5
谢龙华.
小学农民工子女自主学习习惯的现状及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113-115.
6
钟建波.
如何打造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7(8):119-119.
7
王逸群.
帕夫雷什中学:农科教结合的光辉典范[J]
.中国农村教育,2005(3):18-19.
8
李凤玲,窦伟.
发挥成教优势 服务小康建设[J]
.成人教育,2003,23(7):41-41.
9
吉林农业大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06(4).
10
孙翔.
发扬抗击“非典”英雄忘我精神,投身“三农”一线建设——写给当代农业大学生的一封信[J]
.高等农业教育,2003(8):3-5.
中国农业教育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