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9-30,共2页
People's Education
参考文献7
-
1刘文娟,田俊良,张晓强.用注浆充填法治理郑少高速公路采空区[J].铁道建筑,2005,45(5):47-49. 被引量:3
-
2王玉清,张晓强,张晓春.某高速公路下覆采空区的确定及危害程度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15(4):30-34. 被引量:9
-
3童立元,邱钰,杜广印,黄卫,刘松玉.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19(5):19-22. 被引量:35
-
4赵永国.公路路基下伏人工洞穴的成因、危害与处治技术[J].公路,2002,47(8):59-62. 被引量:11
-
5余学义.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危害程度分析[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20(4):43-45. 被引量:32
-
6张志沛.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塌陷区的治理方法[J].中国煤田地质,1997,9(4):45-48. 被引量:8
-
7郭广礼.老采空区上方建筑地基变形机理及其控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19
-
1张诚厚.宁沪高速公路昆山试验段在全线广结硕果[J].岩土工程学报,1996,18(4):105-106. 被引量:1
-
2张志沛.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地基加固治理技术[J].山西矿业学院学报,1996,14(4):328-333. 被引量:6
-
3张志沛.冶西煤矿采空区地基注浆加固技术[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6,16(3):220-222. 被引量:7
-
4余学义.采空对高等级公路影响程度预计分析研究报告[M].西安:西安科技学院,1997..
-
5KRATZSCH H.采动损害及其防护[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252-268.
-
6余学义.采空区对高等级公路影响预计评价方法[J].矿山压力与顶板控制,1997,(3):24-28.
-
7《地基处理手册》编委会.地基处理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8《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822-845.
-
9[2]孙忠弟.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探、危险程度评价及处治研究报告集[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10[3]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煤田地质学(上下册)[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80
-
1龙彪,李汉光,杜广印.矿区老采空区高速公路建设关键技术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12):86-89. 被引量:1
-
2严红霞,廖秋林,曾广桃.一种用于隧洞超挖回填注浆的新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4):138-140.
-
3王玉森.应用钻孔注浆工艺治理神延铁路路基下伏采空区[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29(S1):36-37. 被引量:1
-
4张志沛,刘旭,徐汉明.高速公路李马沟煤矿采空区注浆治理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5,33(4):32-36. 被引量:8
-
5刘文娟,田俊良,张晓强.用注浆充填法治理郑少高速公路采空区[J].铁道建筑,2005,45(5):47-49. 被引量:3
-
6王生俊,贾学民,韩文峰,崔素敏.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剩余沉降量FLAC^(3D)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9):3545-3550. 被引量:39
-
7余学义,党天虎.基于协同作用原理的矿区高等级公路设计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6,26(1):1-5. 被引量:4
-
8刁心宏,刘峰,龚葛萍,朱光涛,官伟.高速公路路基下采空区稳定性评估与治理措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23(2):5-8. 被引量:14
-
9彭建兵,陈立伟,邓亚虹,范文.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黄土暗穴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4):17-22. 被引量:15
-
10文勇.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病害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土工基础,2007,21(1):35-3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53
-
1李茂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1):47-48. 被引量:19
-
2张志亚.论学生主体与教学价值实现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2(2):54-57. 被引量:2
-
3鲁洁.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3,14(1):33-35. 被引量:33
-
4许德顺.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2,9(6):100-101. 被引量:32
-
5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20(5):4-6. 被引量:83
-
6林福智.教育改革要走教育创新之路[J].人民教育,2002(12):9-9. 被引量:1
-
7袁军,张红芸.学生做了之后怎么想?——关于探究学习的内部表征的一项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10):40-43. 被引量:1
-
8杨彩霞.探究学习的指导误区辨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0X):4-7. 被引量:3
-
9肖科.“作文标题探究”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12S):40-41. 被引量:1
-
10刘家访.我国课程理论本土化的问题及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33-37.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23
-
1张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J].文学教育(中),2010(6):148-149. 被引量:7
-
2朱宏杰.主体能力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4(8):52-53. 被引量:6
-
3林小微.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6):287-288. 被引量:1
-
4厉秀琼,周绍深.开放科学实验教学 点燃学生探究火花[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225-225.
-
5岳廷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新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8(2):41-42. 被引量:8
-
6朱光娥.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7):118-118.
-
7李枢洁,潘嵩,刘建林.论新形势下的教育创新[J].价值工程,2012,31(4):224-224. 被引量:1
-
8孙俊英.全面落实数学新课标 打造高效和谐数学课堂[J].课外阅读(中下),2012(4):192-192.
-
9陈伟成.初中科学课“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2(4):178-179. 被引量:1
-
10金利.创新教育新方式——探究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140-14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1
-
1刘光蓉,周红,阮灵.主体能力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12):94-96. 被引量:1
-
2孙东喜.论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09(7):139-140. 被引量:7
-
3苗文婷,袁雷,郭玉莲.探索在高校篮球课中实施双分教学模式的可行性[J].体育世界,2010(6):16-17.
-
4王小敏.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6):78-79.
-
5齐心.《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8(21):187-187. 被引量:2
-
6桑书娟.主体能力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9):255-255. 被引量:1
-
7王雪梅.谈自信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28(10):45-46.
-
8李媛,黄朝晖.也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J].科教文汇,2012(16):27-27.
-
9齐菊红.研究性学习在《远程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12):35-37.
-
10吴国全.让高中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2(94):65-65.
-
1胡开勇.体现主体 降低难度 突出创新[J].四川教育,2000(9):22-23.
-
2罗长青.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0(7):86-86. 被引量:1
-
3杨春花.让“学案”真正有利于“学”——以物理学科为例[J].山东教育,2010(7):54-56. 被引量:1
-
4傅松.浅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J].普洱学院学报,2014,30(6):125-127. 被引量:1
-
5相建均.创设情景 体现主体[J].世界教育信息,2005,18(9):49-49.
-
6张俊.“乱”而有序 “乱”得其所[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5,0(1):66-67.
-
7张小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也谈“以学定教”[J].才智,2016,0(12):39-39. 被引量:1
-
8闫春芳.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尝试乐学·会学·主动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8):272-272.
-
9顾卫华.以简驭繁有妙招——浅谈“学为主体”、“先学后教”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4,0(9):37-37. 被引量:3
-
10胡发俊.点燃学生“问”的智慧火花——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2,0(3):85-8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