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法对血液分析仪的复核作用
被引量:12
出处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2-442,462,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参考文献2
1 Sutor A H, Grohmann A, Kaufmehl K, et al. Problems with platelet counting in thrombocytopenia. A rapid manual method to measure low platelet counts [ J ]. Semin Thromb & Hemost,2001,27 (3): 237-243.
2 陈军浩,王以立,顾光煜.血小板计数仪器法与手工法测定低血小板样品的评价[J] .临床检验杂志,1997,15(6):364-365.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39
1 杨学敏,尹亚兰,张长菊.临床采血及方法学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4):366-368.
2 杨占军,邵国庆,王传兵,许青霞,吕晓娴.静脉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4):507-507. 被引量:4
3 樊晓萍,赵修凤,张环生.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与涂片镜检[J] .兰州医学院学报,2004,30(3):72-73.
4 边红放,史朝军.血小板直方图出现URI警示的探讨[J] .医疗装备,2005,18(2):37-37.
5 周小明.仪器法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体积的关系[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11):1326-1327.
6 郭玉娥,赵洪泉,赵志明.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的影响因素[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52-153. 被引量:24
7 高茂馗,李秀文,束国防,芦慧霞.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两种检测血小板方法的评价及常见问题[J] .现代医学,2005,33(2):117-119. 被引量:2
8 黄莉,程树强,欧纯富.肿瘤患者化疗后WBC、PLT和MPV的变化[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4):162-162.
9 安邦权,凌晓午,刘青,周湘红,叶艾竹,胡玫,杜纪恩.血涂片法血小板计数方法学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J] .贵州医药,2006,30(1):18-20. 被引量:3
10 李燕,刘义明,殷笔荣.阻抗法与手工法在不同疾病所致低血小板计数的评价[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2):143-144.
同被引文献39
1 陈小剑,舒旷怡.光学法纠正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1例[J] .检验医学,2004,19(4):284-284. 被引量:3
2 李继红,杨敬芳.库尔特STKS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的原因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5,23(1):62-63. 被引量:39
3 张志强,严伟玲.218例仪器法血小板计数警示与手工法复查结果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3(3):402-403. 被引量:7
4 胡泽溪,刘凤琴,杜月娟,王亚辉,张宁宁,孙魁明.5DF血球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计数与瑞氏染色镜检结果对比研究[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53-154. 被引量:9
5 陆晓东,徐瑞龙,马拥军,郑雅萍.血小板直方图拟合曲线在血小板减少标本中的应用探讨[J] .检验医学,2005,20(3):267-268. 被引量:11
6 黄红娟,陈瑛,徐华.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的实验评价[J] .检验医学,2005,20(6):547-549. 被引量:3
7 陈小剑,王晓欧,舒旷怡,李绵绵,李芳.三种检测血小板数方法的初步评价[J] .检验医学,2006,21(1):61-63. 被引量:14
8 Bizzaro N,Brandalise M,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ion with antiplatelet and and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J].Am J Clinpathol,1995,103(1):103-106.
9 段相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A细胞分类与人工涂片镜检比较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112-114.
10 张遂一.血液分析仪测定的白细胞计数严重失误二例报告和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7(03).
引证文献12
1 王朝辉,张洁.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减少误差因素54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1):4226-4227. 被引量:4
2 张秀青,康翠娥.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须同时涂片镜检[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9):4006-4007. 被引量:8
3 李云.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临床应用评价[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3):316-317.
4 田振红,王富江,崔永哲.不同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误差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73-74. 被引量:1
5 杨良.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7-18. 被引量:7
6 焦瑞宝,唐吉斌,曹春鸾.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血小板计数的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8):1526-1527. 被引量:5
7 刘志军,谭东云,饶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计数错误的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6):649-649.
8 孙磊.使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须同时涂片镜检与同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33):98-98. 被引量:2
9 胡黎娅,颜虹.低值血小板总数与血小板分布密度的关系[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6):39-40.
10 杨良,杨斌.血涂片法复核在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应用价值[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8,36(2):191-19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9
1 姚祖艳.解析血涂片分析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2):590-590. 被引量:3
2 史晶晶.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作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499-499. 被引量:8
3 李继恩.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常见影响因素及处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288-5289. 被引量:3
4 苏庆军,陈建国,王一男,唐茂林.新鲜全血在多台血细胞分析仪校准中的应用[J] .华北国防医药,2009,21(5):55-57. 被引量:9
5 李保才.常见临床必须沟通的检验结果[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3):2034-2036. 被引量:1
6 黄祥丽.三种方法计数血小板结果的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3):1634-1635.
7 郭晖,郭普,钟政荣,郑照军,杨萍,郑晶.XE-21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2种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差异性比较[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0):1103-1104. 被引量:9
8 杨建凤.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346-346.
9 张冬蕊,张志琴,严国栋,闫爱娜.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266-267. 被引量:33
10 张寅生.血涂片在基层医院的应用3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399-4399. 被引量:2
1 杨良.血涂片血小板计数方法的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17-18. 被引量:7
2 周黎红.血涂片法对血液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复核作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45-1146. 被引量:2
3 巩惠芸,顾晓菁.相差显微镜血小板计数法对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减少”结果的复核作用[J] .检验医学,2004,19(6):524-524. 被引量:7
4 任晚霞.分析仪与手工法检测531份尿标本的结果比较[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3):102-102. 被引量:2
5 唐建英,吴家洪.三种方法测定血小板计数的结果比较[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5):727-727.
6 王治山,谷天玉,孙波.分析仪与沉渣镜检测定400份尿标本的结果比较[J] .中国保健,2009(17):808-809.
7 杨竹君.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的比较[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3):3468-3470. 被引量:7
8 周京国,唐中,敬永霞,罗书久.血小板三种测定方法实验比较[J] .川北医学院学报,1995,10(4):6-7.
9 冯建中.血细胞分析仪筛查与显微镜复核确认关系探讨[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2):149-150.
10 杜勇.探究血涂片分析对血常规检验的意义[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5-36.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