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2000年第1期29-33,共5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4
-
1庾潍诚.论《周易》的“制器尚象”[J].周易研究,2000(2):39-43. 被引量:10
-
2邱继宗.从顾颉刚反对“观象制器”说到“观象制器”内容古于《周易》[J].周易研究,1999(2):43-53. 被引量:4
-
3张卫中.春秋时人对《周易》的解读[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9(3):42-49. 被引量:1
-
4李玮如.《周易·系辞传》“象”概念初探[J].周易研究,1998(4):37-46. 被引量:2
-
5刘毓庆.“女娲补天”与生殖崇拜[J].文艺研究,1998(6):91-101. 被引量:16
-
6陈炎.《易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J].中国文化研究,1994(2):11-16. 被引量:4
-
7陈布瑾,胡锦.“制器尚象”对器物造型的影响[J].装饰,2003(8):91-91. 被引量:9
-
8陶 阳,钟 秀.中国创世神话[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
9[苏]李福清 著,马昌仪.中国神话故事论集[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
10马丽媛.“制器尚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2008(4):178-1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
-
1朱伟利.从中原神话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萌芽[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7(2):28-30. 被引量:2
-
2涂敏华,程群.女娲生育生殖神话与考古发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12-117. 被引量:1
-
3覃运秋.萨天巴神话中和谐思维的萌芽与表现[J].艺苑,2018,0(6):87-89. 被引量:1
-
4黄文怡.中国传统神话形象与现代服装设计的遇合——以作品《山有木兮》为例[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21):74-75. 被引量:4
-
5王晓彧,郭浩科,贾成祥.基于阴阳理论探析伏羲女娲图与DNA双螺旋结构[J].河南中医,2023,43(8):1165-1170.
-
6杨鑫.《非斯》:人本思想与文化内涵的拓宽[J].郑州师范教育,2015,4(5):9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