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7,共5页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62
-
1董晓春,姜培新.短道速滑高水平运动员现代训练特点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6):55-56. 被引量:5
-
2彭贻海,徐本力.试论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2):45-48. 被引量:26
-
3李元伟.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新世纪奥运争光目标[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1-4. 被引量:19
-
4王长青,郑亚斌.建立体育科技人才库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2):1-3. 被引量:2
-
5宋继新,李如喜.创建竞技教育学试探[J].体育科学,1999,19(3):26-28. 被引量:18
-
6金赤.知识经济形势下的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分析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32(4):18-21. 被引量:5
-
7纪广义.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估试探[J].体育科学,1998,18(2):27-28. 被引量:10
-
8黄顺基.中国科技发展战略问题初探[J].齐鲁学刊,1998(2):37-44. 被引量:9
-
91997年国家体委体育科技进步奖名单[J].体育科学,1997,17(6):1-3. 被引量:1
-
10吴寿章,孙汉超,常建平,高雪峰.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1999(5):6-11.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23
-
1唐举.中国球员的职业道德应从小培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1):248-250.
-
2陈森兴.竞技体育“训科医”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10-11. 被引量:10
-
3陈颖川,吉建秋.论道德视野中的职业球员价值取向[J].福建体育科技,2002,21(4):1-2. 被引量:3
-
4付哲敏.对甲级队排球教练员综合素质的调查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81-83. 被引量:3
-
5于文谦,牛静.谈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J].体育与科学,2002,23(2):40-42. 被引量:25
-
6成会君,徐亚青,王森.制度是推动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J].体育学刊,2005,12(2):10-12. 被引量:3
-
7何培森,丛湖平.我国体育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21-24. 被引量:13
-
8牛云杰,闫民,郭修金.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44-46. 被引量:20
-
9王村.科技服务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7,9(5):113-116.
-
10王村,何志林.科技服务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94-9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25
-
1孙韩雨祺,何建伟.一线城市高中课余田径训练模式与路径优化研究[J].体育视野,2023(8):122-124.
-
2黄文武,覃章晟,曾俊.湖南省高校竞技运动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3):87-88.
-
3孙福成.田径运动体育手段化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46-48.
-
4黄艳.浅析“体育”与“sport”的差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5):321-322.
-
5于文谦,安丽娜,时海霞.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4,11(4):82-84. 被引量:3
-
6张振宇.我国体育科技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3(18).
-
7陈兰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动发展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2):52-55. 被引量:9
-
8刘仕敏.浅谈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与解决办法[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7-79. 被引量:7
-
9傅煜.中国体育管理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5(7):12-14. 被引量:4
-
10陈贞,丁志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J].法制与社会,2008(36):309-310.
-
1打好科技战,开创中国体育新纪元——国家体委副主任袁伟民谈体育科技[J].中国科技信息,1997,0(19):7-8. 被引量:1
-
2郑念军.关于体育科技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01,23(3):61-63. 被引量:2
-
3刘雅玲.第五期乒乓球高级教练员岗培班[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8,0(3):34-34.
-
4陆利国.瞄准悉尼 吹响号角 训练局举办乒乓球、羽毛球体能训练研讨班[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6,0(4):18-18.
-
5江常山.西藏体委38人成为大学生[J].西藏体育,1996,0(3):31-31.
-
6深化改革 加强创新——1999年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侧记[J].体育科学,2000,20(1):1-3. 被引量:5
-
7史康成.体育科学的使命与追求[J].体育科学,2006,26(3):3-7. 被引量:6
-
8严成人.坚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1):1-1.
-
9许京.反兴奋剂应形成合力——访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史康成[J].田径,2003(8):1-5.
-
10全国体育科技工作座谈会召开[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19(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