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结构转型与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6
The Transi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发展所带来的环境、资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生态安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刻不容缓。
作者
黎昕
机构地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社会结构转型
生态安全体系
构建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99
1
丘君,赵景柱,邓红兵,李明杰.
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原则、实践和建议[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1):74-78.
被引量:35
2
于淑文.
关于加强海洋安全和海洋权益保护的思考[J]
.行政与法,2008(8):70-72.
被引量:6
3
刘文燕,刘滨.
生态法学的基本结构[J]
.现代法学,1998,20(6):100-101.
被引量:28
4
赵惊涛.
生态安全与法律秩序[J]
.当代法学,2004,18(3):138-141.
被引量:11
5
于淑文.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12):33-34.
被引量:7
6
张珞平,洪华生,陈伟琪,刘泓,William C.Hart.
海洋环境安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点[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B08):254-257.
被引量:18
7
陈惠彬.
天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生态安全挑战[J]
.海洋信息,2005,20(1):13-15.
被引量:6
8
孙蕾.
国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统计,2005,20(2):21-23.
被引量:18
9
林千红,洪华生.
构建海洋综合管理机制的框架[J]
.发展研究,2005,22(9):40-41.
被引量:4
10
黄爱宝.
“生态型政府”初探[J]
.南京社会科学,2006(1):55-60.
被引量:128
引证文献
6
1
高小平.
生态安全与突发生态公共事件应急管理[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7(1):1-4.
被引量:3
2
靳国胜,王文旭.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生态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75-78.
被引量:1
3
杨振姣,姜自福,罗玲云.
海洋生态安全研究综述[J]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2):287-291.
被引量:14
4
徐岩.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20(6):27-30.
被引量:2
5
马波.
论生态风险视域下政府生态安全保障责任之确立[J]
.法治研究,2013(4):55-61.
被引量:4
6
龚虹波.
海洋环境治理研究综述[J]
.浙江社会科学,2018(1):102-111.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白佳玉,李玉达,王安娜.
后疫情时代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法治的挑战与中国方案[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5):54-64.
被引量:3
2
宁靓,史磊.
利益冲突下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困境与行动逻辑——以黄海海域浒苔绿潮灾害治理为例[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6):27-37.
被引量:7
3
李佳兴,李雪威.
中日韩海洋环境治理机制研究:层次、障碍及展望[J]
.东亚评论,2022(2):191-218.
4
张云婷,方世南.
生态文明观视域下国内生态安全研究的热点主题与未来展望[J]
.城市与环境研究,2021(1):88-102.
被引量:2
5
黄爱宝,王妍.
生态安全问题与政府生态安全责任[J]
.探索,2009(6):64-69.
被引量:2
6
王耕,刘晓青,龚丽妍,贺睿.
灾害视角下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演变机理与系统动力学特征[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3):3-8.
被引量:4
7
吕建华,杨艺.
论中国东海区海洋倾废管理问题与对策[J]
.太平洋学报,2011,19(8):96-104.
被引量:7
8
唐元哲.
海洋循环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安全建设关系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198-199.
9
刘勇,邢育刚,李晋昌.
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构建[J]
.中国土地科学,2012,26(6):20-25.
被引量:14
10
徐岩.
论生态安全与和谐社会的理论对接[J]
.商业时代,2013(1):10-11.
1
高庆国.
浅论生态安全的国际体系[J]
.学理论,2010(17):60-61.
2
徐岩.
论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20(6):27-30.
被引量:2
3
汤伯新.
绿色运动方兴未艾[J]
.世界知识,1993(18):2-3.
被引量:1
4
尹仑,薛达元.
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与地方传统知识恢复——以云南迪庆红坡村退牧还草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3):43-46.
被引量:1
5
李松柏,苏冰涛.
“生态贫民”对国家生态保护政策认同度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1):5-10.
被引量:11
6
安斐,赵敬源.
裕固族游牧民定居点居住适应性调查浅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99-102.
被引量:1
7
海南省保亭县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协会”[J]
.社团管理研究,2012(3):63-63.
8
陈爱东,吴乾坤.
林芝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成就与金融支持[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62-65.
9
郭辉.
国民性的生态学意蕴[J]
.青海社会科学,2016(3):181-186.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