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发生的骨关节炎,一旦罹患,后果严重,甚者可以致残.中国大骨节病的大流行,出现在20世纪的60~70年代.那时的重病区,7~12岁儿童X线检出率一般在70%~80%以上,集中发生在陕西、山西、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的农村地区.病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到严重破坏,形势非常紧迫.因此,研究工作的中心聚焦在探索致病因子的传播途径,目的是用人工干预的办法加以阻断.在当时,事实上并没有力量顾及现患的治疗,特别是成人大骨节病的治疗,而且也并没有便宜、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所幸,这种燎原的流行趋势到了80年代的中期,竟然出人意料地戛然而止.后来的研究证明,那是终止人民公社落后的粮食生产方式带来的粮食卫生质量的明显提高以及粮食市场流通领域的迅速扩展,实现了大骨节病致病因子传播途径的有效阻断[1].从那时以后,儿童大骨节病检出率开始持续地明显下降,过去的严重病区很少再有新患发生,有些病情监测点甚至连续数年零检出[2].
出处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3-515,共3页
Chinese Jouranl of Endem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