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有机立体化学分子构型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 R,S构型命名法描述手性分子的绝对构型教学是大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探讨了应用直接观察法、计算法、手模型法来确定分子的 R,S构型命名。
作者
余兰
机构地区
合肥医学院药学系
出处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567-569,共3页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Medicine
关键词
有机立体化学
分子构型教学
R/S构型命名法
次序规则
直接观察法
手模型法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刑其毅 徐瑞秋.基础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437-438.
2
IUPAC.Organic Chemistry Division.Basic Terminoiogy of Stereo-chemistry.(Recomndm eations 1996) Pure.Appl.Chem.,1996,68:2193.
3
曾昭琼.有机化学(上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33-160.
4
王文清.用手作模型来确定构型的方法—兼谈构型式的画出[J].化学通报,1982,(5):45-48.
共引文献
4
1
柴兰琴.
芳香性研究进展[J]
.化学教育,2005,26(1):11-13.
被引量:2
2
徐金和,王天锷,陈志军,张巍彪.
氯代烷烃氟化反应的选择性[J]
.有机氟工业,2005(1):37-41.
被引量:2
3
王琴,徐晓梅,罗妮.
卟啉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性质[J]
.甘肃石油和化工,2010,24(4):10-16.
被引量:2
4
赵志刚,李良助,廖戎.
应用芳基锂合成查尔酮[J]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27(2):217-2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来水利.
立体化学教学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S1):280-282.
被引量:11
2
杨明惠,刘满红.
有机立体化学概念教学中手模型的应用[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9(3):161-163.
被引量:3
3
于艳春,刘新河.
论直观教学在立体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
.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1998,11(4):77-7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龚树文,刘丽君,尹汉东,牛梅菊.
立体化学教学中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3):105-107.
被引量:2
2
林媚,林晨.
有机立体化学中手性构型教学方法的探讨[J]
.广州化工,2010,38(2):214-21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蒲锡鹏,张大凤,仪修杰,邵鑫,李红,谢倩.
磁性球棒模型在金属晶体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53-56.
2
陈志.
多媒体在有机立体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及注意事项[J]
.广东化工,2011,38(8):191-191.
3
李丽,胡耀娟,施梅.
有机化学中立体异构体问题的教学探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31-33.
被引量:2
4
陈桂芳,李胜利.
物理化学教学中有关电化学问题探讨[J]
.广东化工,2014,41(1):191-192.
被引量:1
5
刘槟.
在立体化学教学中使用教具模型的几点感悟[J]
.广州化工,2020,48(16):152-153.
被引量:3
6
李明华,何炜,兰婷,王海波,冀楠.
医用有机化学“旋光异构”教学设计与思考[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4):93-97.
被引量:2
1
李玉程.
用观察法解中考数学填空题[J]
.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13(3):39-39.
2
张生德.
高一函数值域求法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9(6):30-31.
3
常静.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若干尝试[J]
.学子(理论版),2014,0(7):63-63.
4
李伟.
再谈用法向量求二面角之难点——兼与《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一个难点》一文的商榷[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09(5):38-38.
5
刘毓森.
生物教学中观察方法的训练[J]
.教育学报,1995(4):41-42.
被引量:1
6
夏尊华.
解析三道“手性分子”练习题[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2,9(3):52-54.
7
王晓东.
介绍几例与手性分子有关的试题[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02,9(6):53-53.
8
牛海彬.
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指导[J]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1(21):68-68.
9
张国栋.
谈化学实验中的能量变化判断[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4,21(2):23-24.
10
赵大友.
浅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1993(3):93-94.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