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交错带理论在生态护岸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
26
Application of the EcotoneTheory in Bioengineering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岸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构建生态护岸应遵循的景观生态学原则及护岸型式与生态植物的选择。从而为生态护岸的构建提供参考。
作者
罗利民
田伟君
翟金波
机构地区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6-30,共5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基金
国家"863"项目课题(2002AA601012-5)
关键词
生态交错带理论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生态护岸
环境保护
异质性
护岸材料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78
同被引文献
359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309
参考文献
8
1
种云霄,胡洪营,钱易.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2):36-40.
被引量:320
2
夏继红,严忠民.
浅论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坡[J]
.中国水土保持,2003(3):9-10.
被引量:59
3
王庆锁,王襄平,罗菊春,冯宗炜,李经天,马玉华,苏玉华.
生态交错带与生物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1997,5(2):126-131.
被引量:67
4
王清奎,张志国,荆延德.
优良固土护坡植物——狗牙根的建植与管理技术[J]
.福建水土保持,2001,13(3):32-33.
被引量:4
5
王庆锁,冯宗炜,罗菊春.
生态交错带与生态流[J]
.生态学杂志,1997,16(6):52-58.
被引量:44
6
朱斌,陈飞星,陈增奇.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J]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64-567.
被引量:135
7
陈庆平,谢良.
香根草等高植物篱防治边坡侵蚀[J]
.福建水土保持,2000,12(3):47-50.
被引量:16
8
高洪文.
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4,13(1):32-38.
被引量:78
二级参考文献
57
1
王英彦,熊,铁峰,李令媛,茹炳根.
用凤眼莲根内金属硫肽检测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的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4):431-438.
被引量:22
2
吴振斌,詹发萃,邓家齐,陈锡涛,夏宜,张甬元.
综合生物塘处理城镇污水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2):223-228.
被引量:35
3
黄韵珠,浦铜良,王勋陵,李景生.
植物净化塘处理油漆厂废水的试验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31(2):127-132.
被引量:9
4
吴晓磊.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J]
.环境科学,1995,16(3):83-86.
被引量:457
5
李卫平,王军,李文,王俊初.
应用水葫芦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研究[J]
.生态学杂志,1995,14(4):30-35.
被引量:30
6
邱东茹,吴振斌,刘保元,严国安,周远捷.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的恢复试验研究[J]
.湖泊科学,1997,9(2):168-174.
被引量:51
7
黄玉瑶.内陆水体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65-267.
8
李博,普通生态学,1990年
9
团体著者,内蒙古植被,1985年
10
团体著者,中国自然地理.海洋地理,1979年
共引文献
678
1
陈霞.
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净化机理及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8):131-133.
2
刘娇妹.
不同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和磷的去除效果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22,41(S01):97-103.
被引量:9
3
孙亚军,何苗,孙友峰,胡洪营,申欢.
社区污水再生利用、雨水蓄用与水景观建设技术与集成化策略[J]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z1):138-143.
4
侯文华,宋关玲,汪群慧.
浮萍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z1):70-73.
被引量:34
5
魏金平,李萍.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成因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174-178.
被引量:9
6
陈敏祥,张叶飞.
城市河道的现状与综合整治对策[J]
.科技资讯,2007,5(29):112-113.
被引量:7
7
施明乐.
国际上LUCC研究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展望[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3):89-94.
被引量:12
8
黄翔峰,陈旭远,陆丽君,刘佳,徐竟成.
河道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评价方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191-195.
被引量:13
9
孙海,李先会,邱志勇,王丽红,周青.
太湖富营养化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382-384.
被引量:2
10
郭慧,吴小松.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应用[J]
.科技风,2010(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9
1
高洪文.
生态交错带(Ecotone)理论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4,13(1):32-38.
被引量:78
2
夏继红,胡玲.
生态河岸带功能区划的定性与定量研究[J]
.水利学报,2007,38(S1):542-546.
被引量:22
3
竺军,陈望清.
城市滨水岸线生态驳岸设计初探[J]
.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7(9):23-25.
被引量:11
4
吴彩芸,夏宜平.
杭州园林水景的水生植物调查及其配置应用[J]
.中国园林,2006,22(1):83-88.
被引量:91
5
郑天柱,周建仁,王超.
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J]
.环境科学,2002,23(S1):115-117.
被引量:46
6
张建春.
河岸带功能及其管理[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6):143-146.
被引量:137
7
王孔正.
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设计与计算[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2):248-250.
被引量:3
8
王越,丁艳荣,范北林.
三峡工程蓄水后荆江河段河势变化及生态护岸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S1):117-122.
被引量:11
9
周国安,曾雯.
格构式毛石重力挡土墙及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土墙在高边坡支护工程中的联合应用[J]
.工程勘察,2010,38(S1):495-500.
被引量:9
10
冯冰.
滨水区植物配置初探及实例分析[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7(5):84-8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6
1
杨有军,曹定维,王鹏,黄国潜,朱彦君.
工业化箱型装配式护岸生态性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10):84-85.
被引量:4
2
赵妍,胡增军.
关于耐湿园林植物处理城市污水的探讨[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18-19.
被引量:1
3
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程佳.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
被引量:14
4
陈梅,裴元生,刘军.
桂林桃花江中下游植物资源分布现状调查与评价[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28-130.
5
陈明曦,陈芳清,刘德富.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城市河道生态护岸[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1):97-101.
被引量:72
6
陈明曦,陈芳清,刘德富.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生态岸堤构建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1):84-87.
被引量:27
7
陈子珊,高甲荣.
北京郊区河流生态护岸木本植物的选择[J]
.林业调查规划,2007,32(4):65-68.
被引量:5
8
熊建新,陈端吕,董明辉.
水陆生态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以东洞庭湖区为例[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2):100-102.
被引量:1
9
熊建新,陈端吕,董明辉.
东洞庭湖区水陆交错带的复杂性分析及防洪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023-6024.
被引量:8
10
陈子珊,高甲荣,包昱峰,冯泽深.
河溪利用方式对河岸带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安达木河上游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189-191.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09
1
蒋欣,常留红,周磊,汤薇,王瀚锐.
多因素综合影响下生态护岸的评价模型与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11):61-63.
被引量:1
2
杨有军,曹定维,王鹏,黄国潜,朱彦君.
工业化箱型装配式护岸生态性分析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0(10):84-85.
被引量:4
3
顾宽海,陆敏,彭玮,任国峰,顾行文.
装配式驳岸结构水平承载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22,44(S02):97-100.
4
张晨,钱亚俊,张桂荣,詹小磊,朱锐.
基于流固耦合的河道土质岸坡护岸结构优化数值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20(S02):56-60.
被引量:9
5
段丹丹.
生态袋在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J]
.山西交通科技,2023(2):43-46.
被引量:1
6
刘哲,雷泽鑫,杨燕华,杨澜宇,金轶轩,张秦英.
水运基础设施绿色化:基于引江济淮工程的生态航道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与实践[J]
.风景园林,2023,30(S02):39-45.
7
耿琳.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岸生态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8,0(14):138-139.
8
周颖,季彩华.
上海市河道整治变化历程及新理念的应用[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8):158-160.
被引量:5
9
姚榆业.
基于生态环境的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探讨[J]
.科技风,2009(14).
10
马志远,赵红霞,高祥斌,程佳.
城市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探讨[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2):5105-5109.
被引量:14
1
张梦婕,官冬杰,苏维词.
基于生态交错带理论的生态环境潜在容量评估和预警研究——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4):54-60.
被引量:2
2
杨新峰.
学习“分解者”的常见问题[J]
.生物学教学,2006,31(8):77-77.
3
陈宇锋.
城镇规划中的生态学原则浅议[J]
.环境导报,1994(3):20-21.
4
马玲,王凤雪,孙小丹.
河道生态护岸型式的探讨[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7):744-745.
被引量:17
5
焦育新.
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带——交错带[J]
.百科知识,2010(13):27-29.
6
黄国胜.
城市化与环境[J]
.福建环境,2001,18(1):23-25.
被引量:3
7
马涛,杨凤辉,李博,陈家宽.
城乡交错带——特殊的生态区[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1):37-39.
被引量:25
8
王新明.
高等级公路绿化设计生态学原则初探[J]
.北京公路,2003(4):9-11.
被引量:2
9
王益群,张光生,那中元,詹旭,颜志俊.
生态植物对水质净化示范应用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29(8):143-144.
10
王潜,李海涛,梁涛,顾晨洁,王佰梅.
湖滨带退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226-2228.
被引量:10
环境保护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