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静电》
1993年第1期97-100,共4页
同被引文献32
-
1蒋耀庭,孙英,王永利,张强,盛连.高压静电场与激光对食醋的联合作用[J].物理,1993,22(12):739-742. 被引量:17
-
2林世寅,万柏坤,王海盘.腔道肿瘤热疗辐射器在组织体模中三维热场分布的空间点阵测量法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1995,12(2):109-116. 被引量:2
-
3郝宪孝,崔宝欣.静电催陈技术的机理研究[J].静电,1995,10(4):20-22. 被引量:2
-
4郝宪孝等,孙天星.静电技术加速原白兰地老熟[J].静电,1995,10(4):26-31. 被引量:11
-
5刘宝林,华泽钊,任禾盛.冻结食品的玻璃化保存[J].制冷学报,1996(1):26-31. 被引量:20
-
6朱壬葆.辐射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75.
-
7蒋耀庭 孙英.高压静电场、激光、高压静电场加激光催陈食醋研究.现代物理学及应用[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8-143.
-
8关效圣.应用超高压静电场对白酒进行人工老熟的研究.现代静电技术[M].万国学术出版社,1988..
-
9薛金柱 鲁中月.加速白酒老熟的新方法.现代静电技术[M].万国学术出版社,1988..
-
10方胜,李里特.静电场对番茄保鲜过程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1997,18(1):9-13.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8
-
1蒋耀庭,刘英.静电场处理酱油改善理化指标的研究[J].中国酿造,1999,18(3):31-33. 被引量:9
-
2蒋耀庭,孙英.高压静电场催陈酒和醋综述[J].中国酿造,1999,18(5):1-4. 被引量:16
-
3蒋耀庭,孙英.电晕场对酱油成分的影响[J].自然杂志,1999,21(4):233-236. 被引量:3
-
4蒋耀庭,罗家忠,周健全.高压静电场在酿造品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调味品,2000,25(1):3-5. 被引量:8
-
5谢 晶,华泽钊.冻结马铃薯在高压直流电场中解冻的实验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0,22(3):199-201. 被引量:6
-
6谢晶,张源,管伟康,华泽钊.马铃薯在高压直流电场中冻结的实验研究[J].制冷,2001,20(1):1-5. 被引量:1
-
7谢晶,华泽钊.马铃薯在高压静电场中冻结后贮藏的试验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1,10(1):55-59. 被引量:2
-
8谢晶,华泽钊.氯化钠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的冻结和解冻[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1):53-5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0
-
1刘伟,梁瑞红,刘成梅,林向阳,涂宗财.脉冲电磁场杀菌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12(1):52-54. 被引量:6
-
2林向阳,阮榕生,白松,朱榕璧,刘玉环,饶平凡.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2)[J].农产品加工(下),2005(2):13-16. 被引量:11
-
3蒋耀庭,汪智超,陈昌兵.静电设备在酿造品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06,25(2):1-5. 被引量:11
-
4刘学军,殷涌光,范松梅,朱畅.葡萄酒人工催陈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6(6):66-69. 被引量:8
-
5张道德,秦文.高压静电技术在食品保鲜与加工中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下),2007(2):46-48. 被引量:11
-
6孙伟,徐晓斌,张宏,徐传骧.电场作用下水分子转向极化和离子扰动对生物溶液相变过程的影响[J].低温工程,2007(4):19-23. 被引量:10
-
7蒋耀庭,潘丽娜.现代物理技术在发酵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08,27(6):7-11. 被引量:6
-
8段欣,薛文通,张惠.高压静电场处理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0):297-300. 被引量:13
-
9蒋耀庭,江炎兰.现代静电技术在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29(11):674-679.
-
10李维新,何志刚,林晓姿,任香芸,梁璋成.枇杷果醋的臭氧催陈效果与工艺优化[J].中国酿造,2009,28(2):109-111. 被引量:10
-
1蒋耀庭,孙英.高压靜电场食醋成分变化微观机制初探[J].中国酿造,1993,12(2):25-27. 被引量:8
-
2夏小乐,朱小明,张斌,夏梅芳,杨海麟,赵慧,沈蒙蒙,王武.不同类型黄酒中杂醇油含量分析及其机制初探[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12):125-129. 被引量:6
-
3方若思,董亚晨,焦志华,徐腾洋,陈启和,何国庆.传统黄酒发酵氨基甲酸乙酯产生的代谢规律及机制初探[J].中国食品学报,2013,13(8):21-26. 被引量:2
-
4孟岳成,王欣伟,李延华,陈杰,吴勤.ε-聚赖氨酸对黄曲霉的作用机制初探[J].食品科技,2016,41(12):239-244. 被引量:6
-
5牛付欢,梁俊梅,张余权,姜元荣,王明娟,尚培磊.油脂OSI加速氧化条件下氧化机制初探[J].中国粮油学报,2014,29(10):67-71. 被引量:20
-
6刘恩华.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初探[J].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4):72-75.
-
7竺利红,尹小良,张红,施跃峰.一株乳酸杆菌ZL43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机制初探[J].食品科技,2015,40(10):6-9. 被引量:3
-
8陈海燕,严尚滨,冯印,马井喜.水生栖热菌耐热机制初探[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38-38. 被引量:2
-
9万春华,聂晓科,李韦华,赵健亚,陆颖,吴启运.如皋黄酒对老龄小鼠的抗氧化机制初探[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6):523-525. 被引量:1
-
10彭述辉.豆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初探[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0,4(2):38-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