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体推进青藏铁路建设
被引量:1
出处
《施工企业管理》
2004年第10期12-13,共2页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0
-
1侯新录.系统论在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4):106-108. 被引量:1
-
2孙永福.青藏铁路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J].管理世界,2005,21(3):1-6. 被引量:15
-
3孙永福.建设高原生态环保型铁路的有益探索[J].环境保护,2005,33(3):5-9. 被引量:5
-
4孙永福.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的研究与实践[J].冰川冻土,2005,27(2):153-162. 被引量:66
-
5孙永福,杨浩.青藏铁路环境-健康-安全-运输一体化管理系统探索[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3):131-137. 被引量:5
-
6安维复.工程决策:一个值得关注的哲学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8):51-55. 被引量:15
-
7《青藏铁路》编写委员会. 青藏铁路(1-7)[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6.
-
8孙永福. 青藏铁路工程重大技术和管理问题[M]. 中国科学技术前沿(第10 卷)(中国工程院版), 2007.
-
9李伯聪.工程创新:聚焦创新活动的主战场[J].中国软科学,2008(10):44-51. 被引量:24
-
10孙永福,张国安,王孟钧.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铁道学报,2012,34(4):76-8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
-
1LIU Zhongyun.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synergetic manag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fficult-to-produce reserves[J].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20,47(6):1316-1324. 被引量:1
-
2刘中云.基于难动用储量开发的石油工程协同管理创新及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0,47(6):1220-1226. 被引量:8
-
3郭峰,牛丰,陈莉,欧阳子龙.基于SECI模型的铁路工程知识创新路径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0,12(6):581-589. 被引量:1
-
4卢春房,焦德涵,蔡超勋.关于重大工程建设管理的哲学思考[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5,17(1):101-111. 被引量:1
-
1陆彩荣,邵文杰.努力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访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J].党的生活(青海),2003(8):25-25.
-
2情系西藏人民的“金桥”——青藏铁路建设札记[J].人权,2002(5):19-24.
-
3金星.青藏铁路:天堑变通途——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J].党的生活(青海),2001(3):21-21.
-
4李信池.青藏铁路穿过世界屋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青藏铁路重大决策[J].西藏统一战线,2001(1):36-36.
-
5杨元元.深刻认识现代化建设规律,促进我国民航跨越式发展[J].民航管理,2004(7):1-1.
-
6刘欣.抹不掉的记忆——青藏铁路建设纪实[J].新长征(党建版),2009(8):62-64.
-
7霍政忠.潇湘赤子高原情——记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J].中国监察,2006(18):40-42.
-
8海峡两岸记者青藏行联合采访活动掠影[J].两岸关系,2006(8).
-
9刘丽梅.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必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5):82-87. 被引量:2
-
10张国新.科学发展引领电信业未来[J].当代通信,2005,12(9):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