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利率风险结构分析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利率风险结构理论分析了中国国债与银行存款之间、银行贷款以及货币市场同业拆借与回购市场之间的利率风险结构,认为中国现在的利率风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了,从而损害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改善中国利率风险结构的根本措施就是在时机不断成熟的条件下,逐渐推动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作者
倪叠玖
机构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1-34,共4页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关键词
利率
风险结构
市场化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米什金 李扬等(译).《货币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李扬 彭兴韵.《2002-2003中国金融形势分析》[A]..《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3年春季报告》[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
李扬.《中国金融改革研究》[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共引文献
36
1
王新宁.
金融自由化浪潮下的金融监管[J]
.山东社会科学,2004(7):39-41.
被引量:1
2
贺力平.
金融发展与中国投资增长——1981-2002年数据测算及初步分析[J]
.财贸经济,2004,25(11):3-11.
被引量:12
3
尹龙.
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
.金融研究,2005(3):7-15.
被引量:122
4
赵自兵.
升息周期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4(9):36-44.
被引量:17
5
彭兴韵.
全球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J]
.国际经济评论,2005(3):51-56.
被引量:23
6
卢映西.
保险业的出路在回归传统主业[J]
.中国经济问题,2005(4):68-73.
7
艾洪德,武志.
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5(8):57-62.
被引量:27
8
卢有红,杨伊.
简析民营银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路径[J]
.商场现代化,2005(9):166-167.
被引量:1
9
林毅夫,李志赟.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J]
.经济学(季刊),2005,4(4):913-936.
被引量:185
10
任再萍,赵自兵.
金融脆弱性的微观视点:银行授信外部性与企业负债剩余假说[J]
.国际金融研究,2005(11):29-3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杨绍基.
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南方金融,2005(8):30-32.
被引量:31
2
杨爱芳.
再贴现出现零业务的原因分析及建议[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3):80-81.
被引量:2
3
杨绍基.
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效应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30-33.
被引量:4
4
姚秦,陈晓平.
SHIBOR:背景、机制及对人民币衍生产品的机遇[J]
.上海金融,2007(2):32-34.
被引量:22
5
储峥.
重新发挥再贴现工具的调控作用[J]
.浙江金融,2007(6):53-54.
被引量:3
6
张文彤,闫洁.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梁强.
中美利率指标比较分析:1998~2005[J]
.北方经济,2008(13):43-44.
被引量:1
8
彭兴韵.
美国近零利率的政策效应[J]
.中国外汇,2009(3):50-51.
被引量:1
9
李云林.
美国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分析——以次贷危机的引发和扩散为例[J]
.国际金融研究,2009(8):23-29.
被引量:5
10
曹阳,郝祥生,张兵.
美国利率政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25(23):149-15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黄牧旸.
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与Shibor之差的实证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114-116.
被引量:1
2
张丽娟.
中美市场利率风险结构的差异与启示[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6):79-8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宋芳秀,杜宁.
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及其管制因素[J]
.改革,2010(11):91-96.
被引量:8
2
王腾飞,蔡岩兵.
基于VAR法的中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6):101-108.
被引量:5
3
刘传玉.
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泡沫:基于美日三次泡沫事件的分析与启示[J]
.财经理论研究,2013(6):22-26.
被引量:1
4
李君妍,连飞.
利率预期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分析[J]
.学习与实践,2015(6):17-25.
被引量:4
5
王娜,刘文平.
市场利率对我国银行业治理结构与风险的影响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6,32(4):50-55.
1
张丽娟.
中美市场利率风险结构的差异与启示[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28(6):79-84.
被引量:4
2
王志栋.
利率理论考察与基准利率定义[J]
.现代管理科学,2011(9):32-35.
被引量:1
3
彭民.
债券投资者的选择:利率风险结构的阐述[J]
.决策借鉴,2000,13(4):31-33.
4
郑春扬.
用风险观点看利率期限结构[J]
.莆田学院学报,2004,11(1):10-12.
被引量:1
财贸经济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