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现代化条件下政治动员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 ,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研究、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动员的内容与方式、作用与特点 ,对于驾驭全局 ,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引导 。
作者
邓彦
钟添生
机构地区
宜春学院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1-83,共3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政治动员
变化方式
引导对策
分类号
D6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190
1
刘太刚,向昉.
“以规治情”与“以情治情”:社区情感治理的再认识[J]
.中国行政管理,2021(6):11-18.
被引量:74
2
仇叶.
行政权集中化配置与基层治理转型困境——以县域“多中心工作”模式为分析基础[J]
.政治学研究,2021(1):78-89.
被引量:129
3
张振波.
政企合谋、动员式治理与环境质量的阶段性改善——基于中央环保约谈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评论,2021,3(3):33-52.
被引量:18
4
谢孟希,陈玲.
运动式治理降低环境信息公开质量?——实证依据与理论解释[J]
.公共管理评论,2021,3(2):86-104.
被引量:12
5
庄玉乙,胡蓉.
“一刀切”抑或“集中整治”?——环保督察下的地方政策执行选择[J]
.公共管理评论,2020,2(4):5-23.
被引量:39
6
陈华森.
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模式研究[J]
.党史文苑,2004(8):82-84.
被引量:2
7
黄兢.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评析[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4):52-54.
被引量:10
8
王科,帅胤.
论政治宣传的平民化问题[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3,14(1):57-62.
被引量:4
9
黄兢.
试论邓小平的政治动员思想[J]
.百色学院学报,2003,17(2):31-33.
被引量:2
10
吕峰.
政治发展视域中的政治动员:反思与重构[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4):82-8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8
1
温淑春.
试论宣传和动员的舆情疏导功能[J]
.社科纵横,2007,22(12):130-131.
2
张平,韩建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8(3):54-58.
被引量:4
3
温淑春.
舆情疏导的基石:宣传和动员[J]
.理论界,2008(8):160-161.
被引量:1
4
李斌.
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的视角[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1):71-76.
被引量:33
5
李敏杰.
我国突发事件中政治动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2,14(4):36-40.
被引量:1
6
路阳.
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共政治动员问题的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3(4):85-97.
被引量:4
7
林亦府,汪明琦,孟佳辉.
“动员”与“自主”:政府层级互动的差异化行动逻辑[J]
.中国行政管理,2024(3):26-38.
8
何成兵.
政治动员强化与乡镇治理中的面子竞争[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4(1):117-126.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文宏,杜菲菲.
借势赋能:“常规”嵌入“运动”的一个解释性框架——基于A市“创文”与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的考察[J]
.中国行政管理,2021(3):100-106.
被引量:32
2
高进.
国家仪式与共同体认同[J]
.浙江学刊,2021(1):36-43.
被引量:9
3
郑智航.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逻辑及其展开[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71-89.
被引量:20
4
谭翀,严强.
从“强制灌输”到“政策营销”--转型期中国政策动员模式变迁的趋势与逻辑[J]
.南京社会科学,2014,0(5):62-69.
被引量:21
5
王灵芝,胡凯.
群体心理的舆情审视[J]
.新疆社会科学,2010(3):127-131.
被引量:6
6
周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在乡村社会的树立与巩固[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9(5):59-62.
7
刘威.
慈善资源动员与权力边界意识:国家的视角[J]
.东南学术,2010(4):53-60.
被引量:18
8
李斌.
国家对于社会的“组织化”管理及其历史变迁——基于中国经验的考察[J]
.理论与改革,2010(4):12-16.
被引量:8
9
刘威.
回归国家责任:公益慈善之资源动员及群众参与的新传统[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5):86-92.
被引量:15
10
裴泽庆,邓蓉,姚莉.
政治动员能力:地方党委应对危机的首要能力--基于汶川特大地震的再思考[J]
.理论与改革,2010(6):44-47.
被引量:4
1
陈光.
浅谈中国的网络民主政治建设[J]
.大陆桥视野,2015,0(24):15-15.
2
陈小彬.
论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作用及其引导对策[J]
.中国科技投资,2013,0(26X):174-175.
3
张自华.
市场经济对青年思想的双重效应与引导对策[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1995,0(4):24-25.
4
汪世荣.
陕甘宁边区基层群众和社会团体调解的作用与特点[J]
.中国审判,2015,0(22):43-45.
5
黄月细,蔡国谦.
“占中”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后“占中”时期引导对策[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1(1):20-25.
6
王仕民,郑永廷.
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动员与引导对策[J]
.社会科学,1997(9):64-67.
被引量:11
7
刘胜兰,金书娟.
“三个代表”与党的性质[J]
.理论学习与探索,2000(5):76-78.
被引量:2
8
熊大薇,王勇.
邓小平建党思想的特色[J]
.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3):50-51.
9
赵莉曼.
浅析当代大学生选学公共选修课的心理状态及引导对策[J]
.理论导报,2005(10):36-37.
被引量:3
10
王峰.
空军1992年青年工作调研课题[J]
.中国青年研究,1992(1):9-9.
求实
200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