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与整合——当代建筑表皮的一种辩证演进
被引量:3
出处
《建筑师》
2004年第4期74-84,共11页
The Architect
参考文献3
-
1王鹏,谭刚.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J].世界建筑,2000(4):62-65. 被引量:111
-
2(意)布鲁诺·赛维(BrunoZevi)著,张似赞.建筑空间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
3(意)布鲁诺·赛维(BrunoZevi)著,席云平,王虹.现代建筑语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共引文献110
-
1李涛,韦佳.论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J].工业建筑,2006,36(z1):97-100. 被引量:12
-
2龚波,余南阳,王磊.自然通风的策略形式及模拟分析[J].节能,2004,23(7):30-33. 被引量:6
-
3龚波.自然通风的设计策略及模拟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23(5):30-34. 被引量:12
-
4龚波,余南阳,王磊.自然通风的策略形式及模拟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18(3):8-12. 被引量:7
-
5郭文波,李鹏,张玉坤,周颖.传统技术现代化与小城镇生态住宅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23(2):55-57.
-
6张野,章宇峰,宋芳婷,燕达,江亿.建筑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ST 第8讲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系统的联合模拟分析[J].暖通空调,2005,35(2):57-70. 被引量:14
-
7李慧敏,冯巍.建筑节能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23(4):76-77. 被引量:12
-
8杨璐,严永红.重庆商场建筑能耗调查与节能设计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4):33-36. 被引量:14
-
9赵平歌,宋慧.建筑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J].房材与应用,2005,33(5):54-56. 被引量:11
-
10谢浩.住宅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设计研究[J].房材与应用,2005,33(5):57-6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13
-
1杨璐.表皮背后——从建筑表皮的差异解读建筑师的思想[J].中外建筑,2004(4):8-11. 被引量:10
-
2王刚,石铁矛.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表达[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10(4):232-236. 被引量:5
-
3克里斯汀·史蒂西编.建筑表皮[M].贾子光,张磊:姜琦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
4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著.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北京: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
5[美]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
6李巍,郑馨.寒地城市广场附属建筑形态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29(4):473-475. 被引量:4
-
7任怀新.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09(5):104-108. 被引量:4
-
8贺勇.建筑表皮的材料认知与建构逻辑——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J].建筑学报,2009(7):71-73. 被引量:9
-
9郑馨,李巍.营造人性化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环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30(5):568-571. 被引量:1
-
10李宛华.建筑与环境的对话──评美国加州大学安德森学院[J].世界建筑,1999(2):73-75. 被引量:5
-
1应珺,钟华颖,韩冬青.建筑表皮的分离与整合[J].新建筑,2003(5):49-52. 被引量:12
-
2朱京海.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哲学思潮[J].规划师,2002,18(4):80-82. 被引量:1
-
3王春.思想与风格的交流[J].建筑与环境,2014,8(6):34-36.
-
4王婕,胡东海.建筑景观设计浅谈[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9(3):63-63. 被引量:14
-
5陈群.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06(3):16-16. 被引量:1
-
6任婷,王春霞.浅析上海建筑表皮的分离与整合[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3):47-49.
-
7田迪.从上海世博建筑看当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J].工业建筑,2010,40(11):141-144. 被引量:10
-
8白雪海.设计方法论的哲学思考与启示[J].新建筑,2000(1):58-60. 被引量:14
-
9覃晖,陈纲伦.“新现代”——物质的情感化表达[J].华中建筑,2003,21(3):43-45.
-
10缪朴.“墙”中世界——昆山阳澄湖公园游客中心[J].新建筑,2014(4):116-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