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芥子中白芥子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测定炒白芥子中白芥子甙的含量并确定其与地黄合并水提的最佳工艺。方法:以K.H.Bauer的方法对炒白芥子及其与地黄合并渗漉、冷浸、煎煮的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炒白芥子、渗漉、冷浸、煎煮样品中白芥子甙的含量分别是1.607%、0.59%、0.68%、1.17%。结论:炒白芥子在与地黄合并水提中应以煎煮法较佳。
作者
王传金
刘玉全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男性科医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6-427,共2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关键词
白芥子
煎煮法
地黄
水提
含量
提取工艺
最佳工艺
样品
合并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Bauer K H, et al. CA, 1937,31: 8823
2
沈海葆,彭国平,解正平.
芥子炮制前后有效成分芥子甙的含量比较[J]
.中药通报,1987,12(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7
1
王从芳.
影响中药质量因素[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2,4(4):37-39.
2
王晨晖,杨梓懿,刘圆华.
微波炮制芥子的正交试验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6):25-26.
被引量:7
3
秦红岩,王建平,张琨,宋玉玲.
紫荆花金属元素含量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3):226-227.
被引量:2
4
张村,李丽,肖永庆,逄镇,李桂柳.
白芥子炒制前后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1):2842-2845.
被引量:9
5
张青山,王卓,孔铭,刘丽芳,李松林.
黄芥子文火微炒和研粉使用的化学内涵[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2):4345-4348.
被引量:1
6
何民友,王利伟,吴淑珍,李国卫,吴文平,孙冬梅.
芥子及其炮制品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20,36(4):484-490.
被引量:4
7
吴国欣,林跃鑫,欧敏锐,檀东飞.
白芥子提取物抑制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Ⅱ][J]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643-646.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42
1
王自军,薛梅,邓红,张海燕.
白芥子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3):218-218.
被引量:1
2
王自军,王国卫.
白芥子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J]
.海峡药学,2005,17(1):42-44.
被引量:9
3
王力生,邹节明,袁伟恩,蒋治良.
苦杏仁的炮制及有效成分提取和分析进展[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5,11(1):34-38.
被引量:12
4
韩桂茹,赵志军,黄占群,吴广.
药材、制剂、半成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同时定量研究[J]
.中成药,2005,27(4):419-422.
被引量:16
5
王自军,薛梅,边丽,齐誉.
白芥子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微波提取与含量测定[J]
.陕西中医,2005,26(6):582-583.
被引量:5
6
陈艳,张国刚,余仲平.
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4):256-260.
被引量:74
7
汤法银,聂爱国,李艳玲.
中药延胡索的研究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2):185-186.
被引量:53
8
王颖,李东伟.
生姜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6,15(9):62-63.
被引量:44
9
王晓玲,许丽,胡利华,安芳.
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合并提取的工艺[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3):187-190.
被引量:9
10
丁丽丽,施松善,崔健,王顺春,王峥涛.
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661-1664.
被引量:132
引证文献
6
1
王晓玲,许丽,胡利华,安芳.
正交试验法优选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合并提取的工艺[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6,22(3):187-190.
被引量:9
2
杜松云,李其兰.
喘敷灵巴布剂提取工艺研究[J]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10,12(1):35-37.
被引量:3
3
赵媛,邢建国,王新春,薛桂蓬,党学良.
正交试验优化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的提取工艺[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9):1130-1133.
被引量:3
4
王晓曈,王雪茜,屈会化,孙晔,冯会宾,赵琰,孔慧,王庆国.
透皮特性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麻芥平喘巴布剂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1-4.
被引量:3
5
杜松云,杨艾玲,毛淑芳.
优选咳喘灵凝胶膏剂的渗漉法提取工艺[J]
.广东化工,2016,43(4):21-22.
被引量:6
6
杜松云,丁立,李萍萍,陈柳.
咳喘灵凝胶膏剂提取工艺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1):40-4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田原,樊晖,于艳,杨鸫祥,白晓红.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伏九贴膏乙醇提取工艺[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0(1):15-17.
2
黄云,张慧芬,王文喜,王珏,毛军燕.
咳喘三伏贴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超声提取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23-25.
被引量:3
3
上官盈盈,王玮.
“张氏三伏贴”抗哮喘组方优化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1):1003-1006.
被引量:4
4
邢建国,王新春,赵媛,马建红,薛桂蓬,刘桂花.
复方卡力孜然凝胶剂主要活性成分体外经皮渗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19-22.
被引量:7
5
薛桂蓬,邢建国,赵媛,刘桂花,孙文娟.
复方雪莲风湿凝胶膏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2,29(2):129-133.
被引量:3
6
徐月红,叶卉,郭秀彩,刘霞,韦敏燕,吴传斌.
微透析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白芥子涂方皮肤药动学[J]
.中草药,2012,43(2):336-340.
被引量:29
7
王晓曈,王雪茜,屈会化,孙晔,冯会宾,赵琰,孔慧,王庆国.
透皮特性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麻芥平喘巴布剂有效组分的提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5):1-4.
被引量:3
8
刘茜茜,蔡小连,朱水源.
天灸巴布剂中药材提取工艺的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6):134-135.
被引量:1
9
杜丽娜,朱伟南,刘晓妍,陈文杨,于翔,李淼,金义光.
防治哮喘用白芥子涂法复方巴布剂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3):4596-4602.
被引量:31
10
杜松云,杨艾玲,毛淑芳.
优选咳喘灵凝胶膏剂的渗漉法提取工艺[J]
.广东化工,2016,43(4):21-22.
被引量:6
1
刘波,张华.
葶苈子炮制前后芥子甙的含量比较[J]
.中成药,1990,12(7):19-19.
被引量:19
2
芥子饮片[J]
.光明中医,2016,31(19):2835-2835.
3
王进.
葶苈子的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39-40.
被引量:18
4
周乃玉.
“痹玉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附126例临床总结[J]
.内蒙古中医药,1992,11(2):3-4.
被引量:4
5
冯宝民,余正江,段礼新,史丽颖,吴海歌,唐玲,赵红,王永奇.
炒白芥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8,39(3):331-334.
被引量:17
6
闫玲玲,王玉.
葶苈子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00,19(S1).
被引量:1
7
逄镇,张村,李丽,李桂柳,肖永庆.
白芥子及其炮制品的HPLC鉴别[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699-701.
被引量:7
8
何绍奇.
朱良春运用白芥子经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2):74-74.
被引量:6
9
付啟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寒性哮喘发作期30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6):35-36.
被引量:5
10
崔淑华,李娜,邢燕军,耿文婧,赵敏.
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14,55(11):935-938.
被引量:36
中药材
2001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