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第8期110-111,共2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
-
1刘建华,潜伟.民国时期技术工人学校教育研究——技工训练班技术工人教育考察[J].学术论坛,2006,29(12):153-157. 被引量:4
-
2张建基.民国军衔制度述略[J].军事历史研究,1989,3(3):72-88. 被引量:1
-
3李全力.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系列的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9(3):117-122. 被引量:2
-
4刘铁明.中国近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史[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4):119-135. 被引量:1
-
5姜大源.刍议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这篇大文章[J].教育与职业,2015(32):5-8. 被引量:10
-
6李湘云.抓住契机把技师学院办成一流的高职院校[J].劳动保障世界,2017,0(2):54-55. 被引量:2
-
7陈伟,黄大乾,李姿.技工教育内涵发展辨析[J].职教论坛,2017,33(31):20-23. 被引量:3
-
8邱士波.经济转型中技师学院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5):162-164. 被引量:2
-
9李姿,陈伟.共生理论视阈的“技-职”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13):33-37. 被引量:7
-
10李兴军.括号里的职教:技工教育概念起源与发展[J].职教论坛,2019,0(10):160-16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8
-
1陶聆之.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立意与趋势——基于质量管理的视角[J].职业,2020(15):19-21. 被引量:3
-
2陶聆之.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立意与趋势——基于质量管理的视角[J].职业,2020(32):46-48.
-
3岳建华,游霄飞.适应技工院校学生特点的课堂管理思考[J].成长,2021(4):52-52.
-
4李立文.技师学院“高等化”再思考[J].职教论坛,2021,37(9):83-89. 被引量:1
-
5谭晓峰.基于国家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快职业院校培育高水平人才的对策研究[J].职业,2022(12):26-28. 被引量:1
-
6李兴军.我国技工教育历史变迁、区域比较与属性追问——基于工业化进程的视角[J].当代职业教育,2023(6):70-76. 被引量:1
-
7李填,闵学良,周晨萃.新中国技工教育发展历程回溯、问题检视与路径前瞻[J].职教论坛,2024,40(2):107-113. 被引量:1
-
8马心成,金杨,李童琳.空间共享理念下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场所感营造[J].建筑与文化,2024(7):48-50.
-
1王韶明,张兴昆.全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办学回顾[J].职业教育研究,2004(9):110-111.
-
2扬青春风采 育幼教人才——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10年办学回顾[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4).
-
3王韶明,张兴昆.构筑“高级蓝领”摇篮——全国第一所高级技工学校办学回顾[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5,0(6):36-38.
-
4王进军.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结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6):91-92.
-
5金柏芹.产学研结合 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47-48. 被引量:12
-
6张先佑,陈军.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福建电大农行分校十年办学回顾[J].福建电大学刊,1995(3):2-5.
-
7徐国钰,尹四倍.基于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探索——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项目为例[J].价值工程,2016,35(26):267-269. 被引量:6
-
8黄大勇.迈向2000年:深圳龙岗区布吉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回顾[J].农村教育,2000(2):32-34.
-
9庞恩泉.谈如何做好生产实训教学工作——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4):86-87. 被引量:1
-
10刘志哲.庆阳卫校近十年办学回顾及今后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2,20(5):1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