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The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high - tech enterpri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运用信息经济学原理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特点 ,就如何通过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来减少企业经营者分配性努力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 ,研究了信息对称情形与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作者
徐晔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5期65-68,共4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赣教高 0 4JJ10 )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激励机制
信息经济学
委托代理模型
企业经营者
分类号
F276.44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61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9
1
Mirrlees J A.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incentives and author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 [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6, (7): 105 ~ 131.
2
Holmmstrom B.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J].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 (1): 74~91.
3
Rosen S. The economics of auperstar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71 (5): 845 ~ 858.
4
Rosen S. Authority, contro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 13 (2): 311 ~ 323.
5
李垣,孙恺.
企业家激励机制对分配性行为的治理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2000,3(3):33-38.
被引量:18
6
陈菊红,汪应洛,孙林岩.
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博弈研究[J]
.运筹与管理,2002,11(1):11-16.
被引量:82
7
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
.经济研究,2003,38(4):31-40.
被引量:558
8
徐玖平,陈书建.
不对称信息下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19-24.
被引量:110
9
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周其仁.
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J]
.经济研究,1996,31(6):71-79.
被引量:2178
2
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第一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Yeong Ling Y.Profit sharinging and standard setting in production and procurement management[J].Appliee Economics.1994,26(2):95-105.
4
张完定,李垣.
企业家职能、角色及条件的探讨[J]
.经济研究,1998(8):29-33.
被引量:38
5
祝足,黄培清,郑伟军.
容忍作为控制手段及其他[J]
.经济研究,1998(8):13-20.
被引量:15
6
刘学,庄乾志.
合作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J]
.科研管理,1998,19(5):31-35.
被引量:54
7
李垣.
拥有人力资本是成为企业家的关键[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3):15-18.
被引量:4
8
李垣,刘益.
关于企业组织激励的探讨[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5):35-39.
被引量:24
9
黄建军.
对策论关于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和信息关系的研究[J]
.南方经济,1999,28(5):18-19.
被引量:1
10
孙永祥,黄祖辉.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
.经济研究,1999,34(12):23-30.
被引量:1121
共引文献
761
1
王鲁刚.
民办教育集团内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行动——基于国开教育集团的行动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0(2):129-141.
2
王振山,冯丹丹,刘艳.
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如何合理化企业内部薪酬[J]
.上海金融,2023(11):33-44.
3
张海燕,张正堂.
薪酬差距影响研究述评与展望[J]
.南大商学评论,2020,17(3):102-119.
被引量:1
4
刘建秋,李四海,王飞雪,曹瑞青.
“论资排辈”式高管薪酬与企业生产效率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21(1):120-128.
被引量:23
5
田涵艺,许楠,马永强.
创业板民企“薪酬倒挂”异象研究:关键创始人创业折扣与合约补偿[J]
.会计研究,2023(12):64-76.
6
张横峰,黄灵红.
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会计论坛,2021(2):98-114.
7
林煜恩,汪雯仪,齐聪俐.
薪酬差距与员工福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地区人力资本的跨层次调节作用[J]
.金融学季刊,2021,15(3):80-114.
被引量:5
8
刘任帆,张美玲.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影响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2):139-143.
被引量:1
9
徐悦,刘运国,蔡贵龙.
非CEO高管差异化薪酬与国有企业代理效率[J]
.财经研究,2021(3):65-79.
被引量:7
10
赵媛媛.
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相关性问题探讨[J]
.广东经济,2017,0(2X):46-46.
同被引文献
11
1
王明明.
知识型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J]
.科学管理研究,2004,22(5):91-94.
被引量:10
2
张永鹏,陈华.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基金管理人的最优激励合同[J]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4,13(5):443-446.
被引量:14
3
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7..
4
SCHERER F M,ROSS.D.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Houghton Mifflin,Dallas,TX
5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晓东.
年薪制、股票期权的实践及问题[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1(5):16-20.
被引量:17
7
孙理军,聂鸣.
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人员的激励机制[J]
.科研管理,2002,23(4):114-119.
被引量:36
8
刘煜辉,欧明刚.
基金激励合约的经济学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0(3):19-24.
被引量:15
9
应瑛,王毅.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动态激励体系研究——兼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减[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7-21.
被引量:6
10
刘春草,徐寅峰,孙利辉.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研发人员中长期报酬激励模式研究[J]
.预测,2003,22(4):65-6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潘淑清.
高新技术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与传统激励的比较[J]
.生产力研究,2007(20):120-122.
被引量:4
2
宋铁波,蔡广霖.
企业研发技术员工的激励合同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6):137-139.
二级引证文献
4
1
付蕾,顾海.
浅谈民营医院的股权激励[J]
.中外医疗,2008,27(21).
2
畅铁民,薛银霞.
高新技术企业长期激励制度效果的研究进展[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10):71-75.
被引量:3
3
江明玉.
后股权分置时代高科技公司的股权激励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5,0(3X):67-68.
4
江明玉.
后股权分置时代高科技公司的股权激励研究[J]
.时代金融,2015(5X):118-119.
被引量:2
1
陶长琪.
高新技术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1):13-15.
被引量:5
2
闫森,杜纲.
企业管理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
.工业工程,2007,10(3):31-33.
被引量:3
3
徐静,王勃.
企业家生产性与分配性努力的激励机制探讨[J]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13-16.
4
王静.
信息对称及不对称下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29(3):98-102.
被引量:5
5
赵连友,林玉珑.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问题探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J]
.中国工程咨询,2007(5):31-33.
被引量:1
6
程承坪.
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6):93-96.
被引量:5
7
王文宾,达庆利.
基于回收努力程度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J]
.软科学,2009,23(2):125-129.
被引量:29
8
常兴华,李伟.
从国际视角看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
.中国经贸导刊,2009(21):29-30.
被引量:7
9
刘新彦,冯涛.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探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50-51.
被引量:1
10
赵英兰.
分配性努力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与推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1):54-57.
被引量:2
科技管理研究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