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行为和药物干预治疗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或空腹葡萄糖耐量减低(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临床观察共设5组对照组(n=18);饮食和运动治疗组(n=20);二甲双胍治疗组(n=22);阿卡波糖治疗组(n=20);罗格列酮治疗组(n=20)。后3组药物干预治疗时间均达6个月以上。监测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结果对照组在给予安慰剂治疗6个月后,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等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饮食和运动治疗组,坚持饮食控制和体育运动治疗6个月后,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与罗格列酮治疗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则明显升高(P<0.001)。阿卡波糖治疗组,干预治疗6个月后,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作者 林健才
出处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4期5134-5135,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9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