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河中游干旱指数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
13
Approach to Calculation Methods of Drought Indexes of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利用近50年水文、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气温、降水变化对径流影响及气温、降水相互关系,发现近50年黄河中游呈"干暖型";据此定义流域干旱及其指数计算思路,建立了干旱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给出了1955~2002年黄河中游夏半年及初夏、盛夏、秋季的干旱指数系列。
作者
康玲玲
张亚民
王玲玲
陈江南
机构地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梁山县陈垓引黄灌区灌溉处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33,共3页
Yellow River
基金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SCX2002-18)。
关键词
干旱指数
天然径流量
气温
降水
黄河中游
1955~2002年
分类号
P46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1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5
参考文献
6
1
王云璋 吴祥定.近70年黄河中上游气候与水沙关系分析[A].钮仲勋.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第四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
王国庆,王云璋,尚长昆.
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00,22(9):40-41.
被引量:21
3
王国庆,王云璋,康玲玲.
黄河上中游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1):117-121.
被引量:56
4
冯平,李绍飞,王仲珏.
干旱识别与分析指标综述[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7):13-15.
被引量:62
5
李平,候明全,董长林.
陕西省干旱及其环流特征[J]
.气象,1997,23(4):39-42.
被引量:5
6
王玲玲,康玲玲,王云璋.
气象、水文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研究概述[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3):15-18.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孙荣强.
干旱定义及其指标评述[J]
.灾害学,1994,9(1):17-21.
被引量:94
2
杨青,李兆元.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干旱指数分析[J]
.灾害学,1994,9(2):12-16.
被引量:10
3
钱云平,张美丽,林银萍,陈静.
应用干旱指标法研究黄河流域干旱特征[J]
.治黄科技信息,1994(3):6-7.
被引量:1
4
王志兴,岳平,李春红,蔡玉斌.
对农业干旱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
.黑龙江水利科技,1995,24(2):77-81.
被引量:12
5
余晓珍.
美国帕尔默旱度模式的修正和应用[J]
.水文,1996,15(6):30-36.
被引量:16
6
马延庆,王素娥,杨云芳,刘长民.
渭北旱塬地区旱度指数模式及应用结果分析[J]
.新疆气象,1998,21(2):33-34.
被引量:11
7
丁晶,袁鹏,杨荣富,邓育仁.
中国主要河流干旱特性的统计分析[J]
.地理学报,1997,52(4):374-381.
被引量:28
8
戴荣法.河北省的旱情与旱灾[J].水科学进展,1994,5.
9
徐尔灏.论年雨量之常态性[J].气象学报,1950,(2).
10
中央气象局气象台.1950-1971年我国灾害性天气概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2..
共引文献
171
1
赵付竹,张春花,郝丽清.
澜沧江跨境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2):329-333.
被引量:6
2
蓝永超,丁永建,沈永平,畅俊杰,魏智.
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3):122-125.
被引量:40
3
金君良,王国庆,刘翠善,贺瑞敏,严小林.
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VIC在嘉陵江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1):55-58.
被引量:13
4
刘庚山,郭安红,安顺清,刘巍巍.
帕默尔干旱指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21-27.
被引量:119
5
王玲玲,康玲玲,王云璋.
气象、水文干旱指数计算方法研究概述[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15(3):15-18.
被引量:42
6
何艳芬,张柏,马超群.
基于GIS的松嫩平原农业干旱敏感性分析[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4):291-293.
被引量:14
7
封建民,王涛,谢昌卫,齐善忠.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退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6):56-62.
被引量:25
8
LIUJing WANGLian-xi MALi-wen WUWan-li LIUYu-lan SUNYin-chuan.
A Method for Estimation of Wheat Yield Loss Caused by Drought in Northwester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4,3(12):905-913.
9
邱林,陈晓楠,段春青,黄强.
农业干旱程度概率分布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05-108.
被引量:11
10
童海滨,陆宝宏,周祥林,余赛英,崔亚军.
关于降水干旱指标的设想[J]
.水文,2005,25(2):4-8.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27
1
祝田多娃,刘燕.
渭河径流的演变分析[J]
.地下水,2008,30(1):103-106.
被引量:2
2
翟盘茂,潘晓华.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J]
.地理学报,2003,58(z1):1-10.
被引量:883
3
马柱国,符淙斌,任小波,杨赤.
中国北方年极端温度的变化趋势与区域增暖的联系[J]
.地理学报,2003,58(z1):11-20.
被引量:183
4
李森,吕厚荃,张艳红,韩丽娟,杨霏云,吴超.
黄淮海地区1961~2006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J]
.气象科技,2008,36(5):601-605.
被引量:18
5
黄会平.
1949~2005年全国干旱灾害若干统计特征[J]
.气象科技,2008,36(5):551-555.
被引量:23
6
周连童.
引起华北地区夏季出现持续干旱的环流异常型[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14(2):120-130.
被引量:18
7
董金良.
工业产品质量指数编制的理论探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50-51.
被引量:3
8
顾万龙,王纪军,朱业玉,孙除荣.
淮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变化规律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4):426-431.
被引量:36
9
李晶,吕志红,林蓉,刘晓梅.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 Liaoning Province between 1961 and 2008[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50-53.
被引量:2
10
王俊,胡继超,袁学所,吴有华.
The Research about A Regional Drought Identifying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Drought Index[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9):94-9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王昌高,王琦,王玲玲,王云璋.
黄河中游干旱特征初步分析[J]
.人民黄河,2004,26(8):29-30.
被引量:1
2
和宛琳,徐宗学.
渭河流域干旱特征及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初探[J]
.气象,2006,32(1):24-29.
被引量:23
3
王金花,刘红梅,康玲玲,王云璋.
黄河中游干旱的变化及区间遭遇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6):109-113.
被引量:5
4
孔德胤,陶娜,杨大生,张富强,李雪冰.
巴彦淖尔市干旱指数变化规律和草原退化原因[J]
.中国草地学报,2007,29(2):116-120.
被引量:4
5
黎贞发.
两种干旱指数在天津农业干旱评估中的应用[J]
.天津农业科学,2010,16(2):104-106.
被引量:2
6
李俊亭,竹磊磊,李晔.
河南省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干旱预测[J]
.人民黄河,2010,32(12):68-70.
被引量:4
7
陈效逑,刘立,尉杨平.
1961—2005年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趋势[J]
.人民黄河,2011,33(5):3-5.
被引量:24
8
杨立勋,陈丹丹.
指数应用研究综述及展望[J]
.统计与决策,2011,27(17):157-160.
9
张寅.
近50年来聊城大气干旱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021-9023.
被引量:1
10
鲁霞,王东仙,崔恒立.
荆门市干旱气候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26-12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5
1
张克新,董小刚,廖空太,蒋志成,曹立国.
1960-2017年黄河流域极端气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的相关性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185-192.
被引量:30
2
苗书玲,曹艳萍,李晴晴.
1951-2019年黄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时空变化规律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52(4):416-429.
被引量:10
3
黄生志,黄强,王义民,陈昱潼.
基于SPI的渭河流域干旱特征演变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15-22.
被引量:44
4
严应存,高贵生,严进瑞.
青海湖地区天然牧草对水分条件反应特性分析[J]
.气象,2006,32(8):107-112.
被引量:6
5
王金花,刘红梅,康玲玲,王云璋.
黄河中游干旱的变化及区间遭遇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6):109-113.
被引量:5
6
杨兰芳,李宗义,王劲松.
气候变化对甘肃玛曲草原生态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2008,30(3):14-21.
被引量:17
7
史印山,姚学祥,杨晓亮,李宗涛.
华北夏季旱涝的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2008,28(4):377-383.
被引量:22
8
张月华,耿燕.
乌鲁木齐地区一种新的干旱指标的探讨[J]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2(6):34-37.
被引量:4
9
朱明,谭永秀,王立华,梁代荣,赵世黎,夏金.
十堰市气候干旱分析及预报指标[J]
.气象科技,2009,37(3):315-322.
被引量:11
10
赵伟.
基于VSWI的重庆市农业干旱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70-11072.
被引量:5
1
夏玉成,侯恩科.
盆地伸展率计算方法探讨[J]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4,14(1):40-46.
被引量:1
2
孙佳,何丙辉.
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探讨[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1):42-45.
被引量:12
3
刘慕男,刘美艳,孙晓光.
泥石流的计算方法探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35(6):51-52.
4
唐书恒,史保生,张春才.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探讨[J]
.中国煤田地质,1999,11(1):36-38.
被引量:13
5
杨华.
无资料地区设计高潮位计算方法探讨[J]
.电力勘测设计,1994,0(1):53-53.
6
付广,陈章明,吕延防,刘晓冬,董佐强.
地下状态的气源岩吸附气量恢复计算方法探讨[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16(4):13-17.
被引量:1
7
施国庆,周之豪.
洪灾损失分类及其计算方法探讨[J]
.海河水利,1990(3):42-45.
被引量:4
8
廖立兵.
粘土矿物X射线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探讨[J]
.现代地质,1995,9(4):423-425.
被引量:5
9
张仕香.
钻孔中矿体厚度计算方法探讨[J]
.化工地质,1994,16(1):63-66.
被引量:5
10
王昌高,王琦,王玲玲,王云璋.
黄河中游干旱特征初步分析[J]
.人民黄河,2004,26(8):29-30.
被引量:1
人民黄河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