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钒钛烧结矿高炉冶炼软熔滴落带还原过程模拟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试验室软熔滴落装置中,研究了全钒钛烧结矿、攀钢钒钛烧结矿配8%风云块矿及鞍钢普通烧结矿的软熔滴落性能及还原过程.结果表明:钒钛烧结矿具有较高的软化、熔化及滴落温度,软熔带料柱压差高,滴落困难。该矿还原过程复杂,但因其结构疏松,还原性能比普通鞍钢烧结矿好。钒钛烧结矿配加块矿后,炉料中TiO_2含量降低,软熔滴落性能改善。
作者
包毅成
贾学庆
宋国才
机构地区
攀枝花钢铁研究院
出处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1,共11页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还原
烧结矿
高炉
熔炼
分类号
TF512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戚大光,李道昭,张桂欣,樊钟曾.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热力学讨论[J]钢铁钒钛,1984(02).
2
崔秀文,王竹萍,姜雅丽.小高炉冶炼钒钛矿时焦炭结构的变化[J]钢铁钒钛,1984(02).
3
沐继尧.铁矿石熔滴实验研究概况[J]烧结球团,1984(02).
4
何其松.钛磁铁矿球团的还原历程及其热力学分析[J]钢铁,1983(04).
同被引文献
45
1
周蓓,郑生武.
钒钛磁铁矿超高碱度烧结矿的研究和冶炼实践[J]
.烧结球团,1993,18(4):5-10.
被引量:1
2
付式.
论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软化、熔化、滴落测试方法和基本参数的选择[J]
.烧结球团,1989,14(1):3-10.
被引量:3
3
宋国才,苑天宇,陈小武.
高炉冶炼钒钛烧结矿软熔滴落带物相组成研究[J]
.钢铁钒钛,1996,17(2):25-27.
被引量:7
4
刁日.
钒钛矿与普通矿在高炉各带行为差异的研究[J]
.钢铁,1996,31(2):12-16.
被引量:5
5
吴贤,张健.
中国的钛资源分布及特点[J]
.钛工业进展,2006,23(6):8-12.
被引量:142
6
彭凤翔.
攀钢高炉用含氟炉渣冶炼的试验[J]
.钢铁钒钛,1990,11(3):1-6.
被引量:3
7
沐继尧.铁矿石熔滴实验研究概况.烧结球团,1984,(2):82-82.
8
薛逊.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实验研究[J]
.钢铁钒钛,2007,28(3):37-41.
被引量:38
9
杜鹤桂,郭兴敏.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合理炉料结构的研究[J]钢铁钒钛,1985(06).
10
杨世泽,刘清才.高钛泡沫渣形成过程与炉料结构[J]钢铁钒钛,1985(01).
引证文献
7
1
彭凤翔.
试论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合理炉料结构[J]
.钢铁钒钛,1994,15(2):58-64.
被引量:1
2
崔世强,吕庆.
萤石和氧化镁对含钒钛高炉炉料熔滴性能的影响[J]
.钢铁钒钛,2014,35(1):74-78.
被引量:3
3
杨文康,杨广庆,邢宏伟,李小松.
钒钛烧结矿与普通烧结矿软熔性能对比研究[J]
.钢铁钒钛,2017,38(4):118-122.
被引量:4
4
谢洪恩,朱凤湘,胡鹏,郑魁.
攀钢高炉不同炉料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研究[J]
.钢铁钒钛,2023,44(1):119-128.
被引量:2
5
郄亚娜,靳亚涛,康媛,李丽芬,王艺帆,王新东.
高炉富氢对钒钛矿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J]
.钢铁,2023,58(5):31-38.
被引量:12
6
郄亚娜,王新东,李宇壮,王艺帆,张淑会,陈树军.
冶炼钒钛矿高炉富氢非等温还原行为及合适富氢率的探讨[J]
.钢铁,2023,58(8):61-68.
被引量:5
7
谢洪恩,郑魁,黄楚,朱凤湘,刘娟.
钒钛球团矿熔滴过程中有价元素及物相的变化[J]
.钢铁钒钛,2024,45(4):105-112.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杨广庆,张建良,邵久刚,文永才,饶家庭,付卫国.
钒钛铁精矿配比对钒钛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J]
.烧结球团,2012,37(2):6-8.
被引量:15
2
吕庆,王福佳,陈树军.
烧结矿MgO含量对含钒钛炉料熔滴性能影响[J]
.钢铁研究学报,2016,28(9):24-27.
被引量:6
3
何占伟,薛向欣.
不同钒钛磁铁矿炉料冶金性能的对比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2):207-211.
4
方佳灵.
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20):206-207.
5
蒋心泰,鲁逢霖.
配加红泥烧结杯试验及烧结矿冶金性能试验[J]
.甘肃冶金,2022,44(2):28-32.
6
王拓,夏万顺,于浩平.
河钢邯钢1号3200m^(3)高炉全焦开炉实践[J]
.山西冶金,2022,45(4):69-71.
被引量:1
7
谢洪恩,朱凤湘,胡鹏,郑魁.
攀钢高炉不同炉料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研究[J]
.钢铁钒钛,2023,44(1):119-128.
被引量:2
8
郄亚娜,王新东,李宇壮,王艺帆,张淑会,陈树军.
冶炼钒钛矿高炉富氢非等温还原行为及合适富氢率的探讨[J]
.钢铁,2023,58(8):61-68.
被引量:5
9
尹铖,张生富,甘魏,袁万能,温良英,白晨光.
高炉和欧冶炉条件下钒钛炉料软熔行为对比[J]
.钢铁,2023,58(8):82-92.
被引量:3
10
李铄,周恒,李彬,纪鹏飞,寇明银,吴胜利.
H_(2)含量对高球比炉料还原行为的影响[J]
.中国冶金,2023,33(9):19-25.
被引量:3
1
李万达.
高炉炉料软熔基本特性的测定[J]
.冶金译丛,1997(2):13-17.
2
冯宛琴,纪福忠.
包钢烧结矿软熔性能研究[J]
.包钢科技,1996(3):41-46.
被引量:2
3
杨兆祥,张瑞贞.
富氧喷煤对还原软溶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J]
.辽宁冶金,1993(4):15-17.
4
闫俊萍,那树人,马燕生,冯宛琴.
氟在烧结矿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对烧结矿软熔性能的影响[J]
.钢铁,1997,32(3):1-3.
被引量:6
5
闫俊萍,那树人,马燕生,冯宛琴.
氟在烧结矿中的赋存状态及作用[J]
.烧结球团,1995,20(6):15-18.
被引量:1
6
任荣霞,李金龙,方觉.
双碱度烧结矿应用基础研究[J]
.钢铁,2013,48(3):19-23.
被引量:2
钢铁钒钛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