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质量
被引量:
3
On the Living Quality of Well-off Developed Soci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生活水平主要是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可以相关的客观指标进行评估;生活质量则主要指人对生活的主观感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感受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全面建设小康,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生活需求将向享受和发展转化,因此对生活质量的研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
蔡静诚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长江论坛》
2004年第4期42-44,59,共4页
Yangtze Tribune
关键词
生活水平
生活质量
全面小康
分类号
F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罗萍,殷燕敏,张学军,张建设,梁玉兰.
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评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5):645-64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朱庆芳.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2000年目标的综合评价[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03-120.
被引量:12
2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
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
.社会学研究,1987(6):73-89.
被引量:132
3
林南,卢汉龙.
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关于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项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9(4):75-97.
被引量:99
共引文献
24
1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2
罗才荣.
关于小康社会中的生活质量问题[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5):13-15.
被引量:1
3
刘渝林.
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涵义与内容确定[J]
.人口学刊,2005,27(1):33-36.
被引量:11
4
朱艳萍.
生命质量研究的哲学思考[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4):5-7.
被引量:4
5
刘渝琳,王路,赵卿.
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54-158.
被引量:15
6
陈强,尤建新,鲍悦华.
基于市民生活满意度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J]
.公共管理学报,2006,3(2):49-52.
被引量:16
7
唐维维.
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实证分析[J]
.西北人口,2006,27(4):9-11.
8
闫臻.
影响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
.西北人口,2007,28(5):59-62.
9
张磊,邵晨,闫永平,门可,龙泳,王波,苏海霞,肖丹,卢娟.
全封闭式教学期间专升本医学生的生活质量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5):2931-2933.
10
陆汉文.
生活质量研究的两种取向[J]
.西北人口,2008,29(5):8-1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5
1
董立人,董乐铄.
关注精神小康[J]
.北京观察,2004(1):50-52.
被引量:1
2
葛鲁嘉,高荣.
中国本土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方式及其现代启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37(6):25-30.
被引量:34
3
王凯,周长城.
生活质量研究的新发展:主观指标的构建与运用[J]
.国外社会科学,2004(4):38-42.
被引量:24
4
周长城,蔡静诚.
生活质量主观指标的发展及其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582-587.
被引量:50
5
聂爱华.
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6(3):4-7.
被引量:1
6
葛鲁嘉.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论评[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6):715-718.
被引量:11
7
曹向阳.
“精神小康”的衡量标准探析[J]
.甘肃理论学刊,2005(1):22-24.
被引量:2
8
葛鲁嘉.
心理生活论纲——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112-117.
被引量:22
9
陆汉文.
论生活世界的内涵与生活质量测量[J]
.学术论坛,2005,28(11):109-114.
被引量:3
10
葛鲁嘉.
西方实证心理学与中国心性心理学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5(6):34-3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2
张慧君,侯治水,潘淑琴.
论小康社会语境下的精神生活[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6):7-9.
3
申俊龙,曾智.
论精神小康的内涵、结构体系与评析标准[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49-5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葛鲁嘉.
当代社会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与提升[J]
.长白学刊,2007(6):30-34.
被引量:3
2
张慧君,侯治水,潘淑琴.
论小康社会语境下的精神生活[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6):7-9.
3
崔酣,郑晓芳.
《妙手情真》的人本心理治疗思想探析[J]
.电影文学,2010(17):92-93.
4
畅相韦.
心理生活质量及其超越[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2-83.
5
刘湘玲.
00后高职生心理生活质量现状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24,40(4):518-522.
1
小康无锡:向南?向北?[J]
.小康,2005(5):56-56.
2
广东85.7% 地市居民感觉“比较幸福”[J]
.领导决策信息,2013(42):27-27.
3
李爱国,黄建宏.
新经济地理理论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改革与战略,2006,22(11):9-11.
被引量:16
4
侯永志,高世楫,刘培林.
勾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J]
.中国发展评论,2012,14(2):20-26.
5
罗萍,殷燕敏,张学军,张建设,梁玉兰.
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评析[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5):645-649.
被引量:25
6
陈刚,李树,尹希果.
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59-68.
被引量:84
7
包一玫.
生活质量: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耦合[J]
.内蒙古统计,2007(5):20-22.
8
梁智妍.
广东省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1X):365-366.
9
黄鹏峰.
建设“幸福江阴”的实践与探索[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6):135-137.
10
刘元成,胡杰.
拓展大竹路子 谋求新的变化[J]
.四川政报,2002(8):36-37.
长江论坛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