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39,共2页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同被引文献103
-
1党明辉.注意力经济理论的再阐释——基于互联网“流量经济”现象的分析[J].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8(1). 被引量:14
-
2韩霄,张磊,李智鹏.从情感内化到表达:电视受众注意力的社交媒体平台延伸[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2):158-169. 被引量:5
-
3李良荣,张春华.诊断中国传媒娱乐化[J].新闻界,2007(6):13-15. 被引量:28
-
4李姗,黄妍.注意力经济——网络营销的实质[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1):24-26. 被引量:17
-
5段兰芬.论报纸广告的版面策划[J].社科纵横,2006,21(8):145-147. 被引量:3
-
6粟娟.软广告是一把利器[J].商业经济,2004(5):78-79. 被引量:1
-
7朱连心.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品牌营销策略[J].商业经济,2004(10):113-114. 被引量:9
-
8陈信凌.国内现行媒介批评衡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7,22(6):20-23. 被引量:4
-
9朱光烈.批评,从我开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5,20(4):99-101. 被引量:5
-
10黄晓芳.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J].电视研究,1999(11):22-24. 被引量:63
引证文献17
-
1吴文虎.传媒经济对新闻传播理念的冲击[J].国际新闻界,2005,27(6):39-40.
-
2王殿华,余钰琪.新闻与广告的多重关系探讨[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1):39-42. 被引量:1
-
3李劲.注意力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3):179-180. 被引量:2
-
4董天策,刘薇.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5):112-118. 被引量:7
-
5尤游.电视节目生成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2):29-34.
-
6黄欢,刘莎.“注意力经济”时代下媒体的社会责任——以“麦乐鸡事件”报道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1,2(5):32-34. 被引量:1
-
7张恒,于国辉.媒介注意力稀缺背景下的网络色情及其治理[J].东南传播,2012(12):74-76. 被引量:2
-
8李欣华,左芳.AIDMA视角下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4):444-448.
-
9温涓.浅谈《艾伦秀》成功的原因[J].新闻世界,2014(12):50-51. 被引量:2
-
10温涓.浅谈深圳卫视《极速前进》的娱乐元素[J].东南传播,2015(3):88-8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2
-
1魏小凡.新世纪以来中国广告批评研究的知识图景——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J].科技传播,2023,15(17):62-68.
-
2李兰.从喧哗到沉寂:公共议题的媒介呈现与演变——以“归真堂”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3(3):44-47.
-
3秦烨珊.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J].时代教育,2010(5):35-35.
-
4申启武.缺失与建构——关于广播媒介批评问题的一些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7):76-79. 被引量:1
-
5谢小军,沈清波.注意力经济与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营销[J].图书馆学刊,2012,34(12):23-24.
-
6余湛宁.新闻性广告与广告性新闻的法理透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4):188-189.
-
7段舒颀,赵安民.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性别教育探究[J].社科纵横,2014,29(5):157-161.
-
8王磊.从新闻报道存在问题谈新闻编辑的职责与应对[J].新闻传播,2014(6):58-59.
-
9王双双,贾文娟.《艾伦秀》与《金星秀》的对比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24(11):139-141. 被引量:2
-
10侯萌萌.浅析服饰设计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作用[J].当代电视,2015(12):102-10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