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三级对立走向三级整合的世界课程管理模式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有很多切入口,课程管理模式是其中一个。本文以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模式的变革为对象,选取了分别以美英、俄瑞为代表的地方分权制和中央集权制两种管理模式变革的措施,由此得出世界课程管理模式正由三级分立走向三级整合的结论,并认为我国目前课程管理权限的不断下放也是符合这种必然趋势的明智之举。
作者
李敏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8-30,共3页
Global Education
关键词
三级对立
三级整合
世界
课程管理
中小学
课程改革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胡庆芳.
当今美国高中课程管理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7):38-43.
被引量:7
2
杨中枢.
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意义、问题与对策[J]
.课程.教材.教法,2003,23(7):15-18.
被引量:13
3
雷顾利.从钟摆现象看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J].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1)..
4
白月桥.
俄罗斯课程改革的具体剖析及其借鉴意义(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1-117.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慧君.
我国课程管理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7):32-35.
被引量:14
2
贾非.
世界课程管理模式的主流与趋势──兼谈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
.外国教育研究,1994(6):4-7.
被引量:10
3
[1]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3][俄]勃尔富索、马尔科科娃著.比较教育学(俄文)[M]莫斯科一瓦隆涅夫出版社,1996.
5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 M]. Boston Press. 1998.
6
The State Education Board of Florida. Pupil Progression Plan 2001-2002 [R], 2000.
7
The Southern Regional Education Board. High Schools That Work program [R], 2000.
8
Martin Luther King Se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goals [R], 2001.
9
Johnson, J. A. et al. Introduction m 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Education. Allyn and Bacon, A Division of Simon & Schuster, Inc [M], 1997.
10
胡庆芳.
当今美国高中课程管理研究[J]
.外国教育研究,2002,29(7):38-43.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0
1
张相学.
学校课程管理: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0):28-32.
被引量:4
2
曾涛,王祖浩.
俄罗斯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构想[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10):59-61.
3
张相学.
学校课程管理解读[J]
.中国教育学刊,2005(9):41-44.
被引量:1
4
黄春平.
课程管理研究综述[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1B):18-21.
被引量:2
5
王艳玲.
美国中学课程领导机制探微——以加州托马斯·杰斐逊高中课程咨询委员会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3):19-24.
被引量:5
6
干文婷,胡胜平.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俄罗斯普通学校基础教学计划”[J]
.科学教育,2009,15(4):6-8.
被引量:1
7
杨中枢,郑学燕.
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及其走向[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2):84-89.
被引量:2
8
周松贤,黎文普.
体育课程校本管理现状及改革策略[J]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46-148.
被引量:4
9
和学新,张丹丹.
论学校课程制度建设[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3):43-48.
被引量:7
10
靳玉乐,李志超.
美国联邦及州政府的课程管理:特点、策略及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12):107-11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2
1
王利光.
试论日本教育经费的分担与分配——兼谈日本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
.教育科学,1995(3):30-36.
被引量:2
2
孙安宁.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三维一体”课程管理模式探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被引量:2
3
朱超华.
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6):13-16.
被引量:84
4
韩骅,董琴.
增加学习的可选择性:高校课程改革的重心之一——比较中美三份教学方案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79-82.
被引量:15
5
贾玉梅.
巴西教育改革策略:建立全国评价系统[J]
.基础教育参考,2004(12):20-20.
被引量:6
6
赵中建,李敏.
美国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0):61-66.
被引量:5
7
夏正江.
高师教育专业通用课程结构的设计及辩护——以“教育学”专业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6):75-82.
被引量:12
8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1252).
9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2.
10
程晓曦编.教师与新课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1.(61).
引证文献
6
1
陆旭东.
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38-41.
被引量:22
2
张万波.
论中小学教师课程权的来源及其内容[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0(9):8-9.
3
伍凌峰.
人本主义课程论与现代音乐课程管理[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4(6):203-204.
4
常园.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从两极化走向均权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7):35-39.
被引量:1
5
王娟,豆巍.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督教分离,教考合一——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经验及启示》评析[J]
.东方企业文化,2013(11S):288-288.
6
杨尔红.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管理的实践研究[J]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26):62-64.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黄长虹.
论新课标下数学教师的课程权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6):97-98.
2
张艳娣.
试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权力[J]
.新课程研究,2006(11):51-53.
被引量:5
3
张艳娣.
试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权力[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84-86.
4
张正严.
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师重构教材内容的个案调查[J]
.物理通报,2007,28(2):35-38.
被引量:1
5
吴艳玲.
试论教师课程权力的主要内容[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10-12.
被引量:3
6
林德全,冯东俊.
教师课程权力虚置的成因与对策[J]
.天中学刊,2007,22(4):20-23.
被引量:6
7
田秋华,冯冬雯.
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核心概念解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2):49-53.
被引量:10
8
吴艳玲.
教师课程权力探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91-92.
被引量:4
9
姚从明.
教师课程意识的缺失及养成[J]
.新语文学习(教师),2007,0(1):105-107.
被引量:2
10
李学书.
教师课程权力的本质、特征及其来源[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0):20-24.
被引量:15
1
吴志宏.
两种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19-25.
被引量:9
2
陈俊珂.
国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趋向[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99(2):61-63.
被引量:1
3
和学新.
新世纪初叶世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特点[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6):4-8.
4
许庆亚,章结明.
美、日、俄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的特征分析及思考[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8(11):73-75.
5
金万芝.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J]
.山东教育,2013(11):64-64.
6
李健.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56-56.
被引量:1
7
金万芝.
建设学生需要的课程[J]
.辽宁教育,2013,0(11X):44-44.
8
曹雁.
美国教育:自由主义体制下的国家主义倾向[J]
.比较教育研究,2007,28(6):7-11.
被引量:6
9
杨天平.
英、法、日、美四国教育督导工作的两点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0(3):1-4.
10
彭虹斌.
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2):1-6.
被引量:5
全球教育展望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