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我国协商民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统一战线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统一战线应该通过自身的作用转化和功能提升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服务。
作者
李晓菊
机构地区
闽江学院思政部
出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31-34,共4页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协商民主
中国特色
分类号
D6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4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刘慧娟.
统一战线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形式研究[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8-12.
被引量:3
2
李淑萍.
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54-57.
被引量:8
3
陶建兵,何旭.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之发展历程[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13-17.
被引量:1
4
刘杰.
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与统一战线的保障功能[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6-11.
被引量:2
5
叶介甫.
统一战线在完善协商民主和引导扩大有序参与上大有可为[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7-10.
被引量:1
6
苏红军.
协商民主:推进爱国统一战线的有效机制[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10-13.
被引量:4
7
何丽,王志红,徐瑛.
协商民主与我国统一战线的发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6):22-25.
被引量:4
8
张艳娥.
统一战线: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场域[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3):51-53.
被引量:3
9
陈家刚.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J]
.学习与探索,2007(2):85-91.
被引量:133
二级参考文献
40
1
朱勤军.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探析[J]
.政治学研究,2004(3):58-67.
被引量:130
2
陈剩勇.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
.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被引量:255
3
何包钢,陈承新.
中国协商民主制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13-21.
被引量:143
4
John S.Dryzek,王大林.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32-40.
被引量:105
5
陈家刚.
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7(3):54-60.
被引量:364
6
黄卫平,陈文.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J]
.理论探讨,2005(6):5-9.
被引量:35
7
崔珏.
从多党合作制度看协商性民主及其实现[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3):22-25.
被引量:3
8
李火林.
论协商民主的实质与路径选择[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20(4):94-99.
被引量:63
9
庄聪生.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4):5-9.
被引量:25
10
王道坤.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39-45.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148
1
殷守革.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和解在行政中运用的法理、风险及其控制[J]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20(1):227-266.
被引量:1
2
陈周旺,赵文杰.
以协商实现治理——基于上海市政协官网2012—2020年选登提案的分析[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3):4-22.
被引量:4
3
秦绪娜.
国内外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1):112-114.
被引量:8
4
戴桂斌.
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2):5-9.
被引量:2
5
肖北庚,邓慧强.
协商民主:中国宪政民主新趋势[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18-22.
6
刘玲灵,徐成芳.
论中国协商民主的特殊性及发展空间[J]
.理论学刊,2013(6):80-84.
被引量:2
7
朱益飞.
近年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2008(2):131-134.
被引量:8
8
蔡峰.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综述[J]
.当代社科视野,2008(5):41-45.
被引量:4
9
韩波,曾萍.
完善协商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11.
10
陈婷婷,贺小林.
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J]
.理论月刊,2008(8):66-68.
被引量:3
1
胡煜昂.
区域化党建要致力于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J]
.上海支部生活,2016,0(1):24-24.
2
推进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益尝试[J]
.组织人事学研究,2014(8):31-33.
3
高国舫.
人民政协的组织机构优化研究[J]
.长白学刊,2012(5):41-47.
被引量:4
4
王淑荣.
论新形势下我国政党制度优势及功能提升[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6-38.
5
李军.
“四个坚持”推进中心城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J]
.人民调解,2014(4):30-32.
6
商玉泉.
论民主党派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政治功能[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4).
7
鲁组健.
山东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质量高、效果好[J]
.党员干部之友,2007(3):9-9.
8
优化结构 增强活力 提升功能——全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顺利完成[J]
.支部生活(山东),2007(3):14-14.
9
黄辉祥,刘宁.
村民自治的治理功能提升:自治组织培育与自治体系构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3):8-10.
被引量:10
10
高青莲,贾海薇.
城中村基层自治的重构与功能提升的路径——基于广州城中村改造背景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186-189.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