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云是人类视觉经验的终点,也是未知世界的起点。它虽非一种物质实体,但正因为其虚幻与无常,因而无论在中国绘画史,还是在大多数具体的山水画作品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并被赋予多重语义。云的意义多元化始于宋代。它在秦汉时期以来作为仙境的转喻符号意味在宋代绘画中得以保留;同时,宋画中的云也延续了魏晋隋唐绘画描绘自然山水的提喻功能,即将崇山峻岭呈现为"入云"、"凌云",使得"高"、"雄伟"、"深远"等这一品质直观化。另一方面,宋画中的云经李成、郭熙及米芾马夏之手,延伸为诗意时空和诗意人格之隐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国家艺术学基金项目(10BA007)
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