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人工湿地系统是模拟自然湿地,通过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去除污染物,从而实现净化污水、美化环境的功能,是一种经济环保且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微生物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污水、废水中污染物的吸收和分解。本文从微生物种群分布特征和影响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去污能力的三个因素,温度和营养物质、基质方面,总结归纳了人工湿地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
范玉玲
机构地区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第10期13-13,共1页
Biotech World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
除氮
活性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张巍,赵军,郎咸明,李晓东,匡德舜.
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去除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2010,4(4):721-728.
被引量:36
2
王青璐,彭明春,赵安娜,黄丽,刘韬,梁国军,刘路明.
人工湿地中影响微生物空间分布因素的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09,28(2):1-3.
被引量:17
3
吴振斌,王亚芬,周巧红,梁威,贺锋.
利用磷脂脂肪酸表征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J]
.中国环境科学,2006,26(6):737-741.
被引量:20
4
沈耀良,王宝贞.
人工湿地系统的除污机理[J]
.江苏环境科技,1997,10(3):1-6.
被引量:80
二级参考文献
102
1
梁永超,马同生,朱克贵.
水稻土的研究——Ⅺ.低湿地土壤上发育的水稻土铁还原酶活性初探[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2(1):77-82.
被引量:7
2
项学敏,宋春霞,李彦生,孙祥宇.
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J]
.环境保护科学,2004,30(4):35-38.
被引量:85
3
梁威,吴振斌,詹发萃,邓家齐.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微生物与净化效果的季节变化[J]
.湖泊科学,2004,16(4):312-317.
被引量:74
4
刘学燕,代明利,刘培斌.
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6):1077-1081.
被引量:64
5
李鱼,董德明,刘亮,花修艺,张菁菁,杨帆.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J]
.环境科学动态,2004(4):16-19.
被引量:12
6
周巧红,吴振斌,付贵萍,成水平,贺锋.
人工湿地基质中酶活性和细菌生理群的时空动态特征[J]
.环境科学,2005,26(2):108-112.
被引量:45
7
徐伟伟,章北平,肖波,王瑾,郭勇.
植物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41-44.
被引量:35
8
李智,杨在娟,岳春雷.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的空间分布[J]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1-5.
被引量:14
9
李科德,胡正嘉.
芦苇床系统净化污水的机理[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2):140-144.
被引量:167
10
付融冰,杨海真,顾国维,张政.
人工湿地基质微生物状况与净化效果相关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6):44-49.
被引量:91
共引文献
145
1
胡茂永,刘春平,吴甫成.
洞庭湖区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可行性分析[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S1):15-17.
被引量:2
2
朱铁群,解蒙,袁航.
人工湿地基质及其去污机理[J]
.节水灌溉,2008(10):37-40.
被引量:11
3
张虎成,田卫,俞穆清,徐宁.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2004(2):11-15.
被引量:92
4
高巍,胡浩云,朱磊,赵启明.
邯郸地区沟渠人工湿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可行性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15(12):1066-1068.
被引量:5
5
米晓,田刚.
人工湿地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发展应用[J]
.西南给排水,2004,26(5):13-16.
被引量:6
6
于少鹏,孙广友,窦素珍.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东平湖水质净化中的运用[J]
.湿地科学,2004,2(3):228-233.
被引量:17
7
黄夏银,冯彬.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污染防治技术,2004,17(4):10-14.
被引量:5
8
石雷,王宝贞,曹向东,王进,刘正应,吕炳南.
沙田人工湿地植物生长特性及除污能力的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1):98-103.
被引量:19
9
潘科,杨顺生,陈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研究[J]
.四川环境,2005,24(2):71-75.
被引量:38
10
周益洪,周恭民,梅亚青.
人工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J]
.环境卫生工程,2005,13(3):10-13.
被引量:8
1
李英华,孙铁珩,李海波.
改进型地下渗滤系统在污水脱氮中的应用[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5):59-62.
被引量:1
2
姜昕,马鸣超,李俊,李力,钟佐燊.
用DGGE技术分析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微生物种群分布[J]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6):1179-1183.
被引量:10
3
王琳,窦娜莎.
Biostyr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的沿程生化特性[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8):2942-2946.
被引量:6
4
邓遵,彭剑峰,宋永会,袁林江,赵海霞.
出水回流对ABR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微生物种群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9):2104-2111.
被引量:6
5
路青,华兆哲,李秀芬,葛富青,堵国成,陈坚.
MBR中厌氧氨氧化运行特性及微生态结构[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0,29(4):581-588.
被引量:7
6
严子春,何强,龙腾锐,张涵,张国珍.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微生物特性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2011,27(13):73-76.
被引量:5
7
严子春,何强,龙腾锐,张涵.
折流曝气生物滤池中污染物与微生物沿程变化规律[J]
.微生物学通报,2010,37(9):1278-1282.
被引量:3
8
邱立平,马军.
曝气生物滤池的生物膜及其微生物种群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2005,25(2):214-217.
被引量:48
9
徐浩,李捷,罗凡,隋军.
低C/N比城市污水短程硝化特性及微生物种群分布[J]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3):1477-1481.
被引量:11
10
于静洁,邓宏,郑淑平,王少坡,孙力平.
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13,33(6):1-5.
被引量:25
生物技术世界
201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