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依据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内外影响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能力、人格特质、学习任务性质、学习环境及家长教养方式等,分析了自尊导向型、习惯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和环境导向型等四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注重小学生发展过程中微生态系统的协调运转;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策略的指导;改变小学生学习任务过难过重的状况;建立及时恰当的奖惩反馈机制。
作者
曾玲娟
张满
机构地区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3年第6期35-38,共4页
Youth & Juvenile Research
基金
2010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民族地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促进研究>阶段成果
项目编号2010C109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拖延行为
类型
对策
分类号
G62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7
1
倪士光,李虹,黄琳妍.
学习拖延的整体化研究视角:传统与创新[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5):545-553.
被引量:30
2
米豆豆,郑莉君.
学业拖延研究述评[J]
.社会心理科学,2012,27(4):3-8.
被引量:23
3
曾玲娟.
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J]
.上海教育科研,2010(9):50-51.
被引量:6
4
包翠秋,张志杰.
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被引量:63
5
易芳.
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
.心理学探新,2005,25(2):12-16.
被引量:12
6
雷雳,陈猛.
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生态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169-177.
被引量:39
7
李晓文.
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情绪体验评价比较——关于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J]
.心理科学,2002,25(6):683-685.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48
1
李晓文.
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情境投射反应比较——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J]
.心理科学,2000,23(6):664-668.
被引量:1
2
李晓文.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机制初探[J]
.心理科学,1993,16(4):193-197.
被引量:16
3
李晓文,缪小春.
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有意义事件报告比较——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J]
.心理科学,2001,24(4):402-405.
被引量:1
4
方平,李凤英,姜媛.
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J]
.心理科学,2006,29(3):541-545.
被引量:16
5
蒙茜,郑涌.
拖延研究述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9-12.
被引量:84
6
甘良梅,余嘉元.
国外关于拖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进展[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28-34.
被引量:26
7
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
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被引量:59
8
班杜拉 自我效能 缪小春 译.控制的实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王灵芝,王晓钧.
拖延的理论与测量[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7):26-28.
被引量:15
10
张肇丰.探求"高次不定方程"之解--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研究综述.http://math.cersp.com/Specialty/Xiaoxue/Subject/200509/313.html.
共引文献
164
1
陈玉姣.
青少年自我认同感与心智化的关系研究[J]
.心理月刊,2023(22):85-87.
被引量:2
2
田静.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心理动因及对策分析[J]
.农家参谋,2019,0(24):234-234.
被引量:1
3
胡忠光,陈雅娜.
小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教导刊,2022(4):139-141.
被引量:2
4
孙畅,王叶飞,高晗,凡学龙.
基于自我领导策略的护理本科生学业拖延调查研究[J]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2023,20(2):155-157.
5
李佳琦.
拖延症成因研究述评[J]
.中国科技纵横,2018,0(1):223-224.
6
葛鲁嘉.
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方法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140-144.
被引量:21
7
吴建平.
生态心理学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37-41.
被引量:15
8
陈璇.
浅论生态心理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2):130-131.
9
肖一凡,杨希,王美娟,史瑞芬.
医学生求职拖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南方医学教育,2012(3):15-16.
10
杨子鹿.
学业拖延:概念、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科教导刊,2014(14):219-220.
同被引文献
9
1
刘娜.
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对学业拖延行为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6(13):58-59.
被引量:6
2
刘闯,杨丽珠.
父母教养方式对3~6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影响[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56-59.
被引量:31
3
沈建华,张敏.
小学生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8(7):8-11.
被引量:9
4
张锦坤,陈璐,黄育艺.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4):54-59.
被引量:31
5
张传花,司继伟,张宝成.
学习拖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1):106-109.
被引量:25
6
王坤,郑晓边,郭敏慧,刘小杰.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4):105-108.
被引量:13
7
张萌,陈英和.
父母教养方式与拖延: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2):245-250.
被引量:34
8
罗俊,周玲玲,胡月.
小学生拖延行为心理原因及干预策略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42):2-3.
被引量:4
9
何静,赵雷丽.
拖延症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4):42-44.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彭建,胡志艳,郑中梅,周琳.
影响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内因及教育策略[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24):36-36.
2
马雪玉,张亚利.
小学生学业拖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3):38-43.
被引量:7
3
唐豪杰,李国强.
小学生学业拖延原因及对策研究[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7):16-18.
4
余了袅.
小学生学习拖延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2016,0(10):240-240.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郑治国,刘建平,董圣鸿,蒋艳,廖华.
小学高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6):786-792.
被引量:22
2
张亚利,陆桂芝.
隔代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3):41-47.
被引量:3
3
万荣,李小龙,陈竞蓉.
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7):112-121.
被引量:4
4
冯文珍,刘亚平,罗增让.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业拖延、孤独感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
.职业与健康,2020,36(12):1679-1682.
被引量:4
5
柳萌学,邱妮,周思维,徐媛苹,张璇.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业成就的影响:数学学习拖延的中介作用[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21(6):40-46.
被引量:2
6
薛笑然,黄碧娟,李红霞,赵晓萌,司继伟.
小学儿童数学态度与数学成就的纵向联系:学业拖延和数学元认知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2,38(4):520-529.
被引量:4
7
次央.
师生关系对中高年级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研究——一项针对拉萨市小学生的调查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23,9(8):9-12.
1
秦秋君.
浅谈教师辅导家长建立合理教养方式的对策[J]
.时代教育,2014(8):250-250.
2
刘亚明,刘晓颖.
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J]
.学前教育(幼教版),2012(3):36-39.
3
饶启杰.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导向型教学法的应用[J]
.华夏教师,2014(7):54-55.
被引量:1
4
李晓辉,陆桂芝.
时间管理策略在中学生学习中的应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9):87-89.
5
杨新晓,陈殿兵.
大学课堂教学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基于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行动研究[J]
.重庆高教研究,2016,4(5):88-95.
被引量:3
6
卢颖霞,黄志平.
对建设高校学术性学生组织的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68-68.
被引量:2
7
王淑人.
任务导向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J]
.学周刊(下旬),2015(5):77-77.
被引量:1
8
王超,刘锐,王毅.
不同的时间管理策略对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
.人才资源开发,2016(12):38-39.
被引量:1
9
赵忠祥.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的变迁[J]
.亚太教育,2016,0(15):189-189.
10
张艺.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的时间管理策略[J]
.新校园(中旬刊),2014,0(9):72-73.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1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