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渭北深埋石炭—二叠系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Inrush from Floor of Deep-Buried Carboniferous-Permian Coal Seam in Webei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对宜南韩北井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岩石矿物成分及孔隙特征研究,并结合钻探岩心特征及地球物理测井结果分析,论证了深埋奥灰岩顶部的相对隔水性。结果表明,可以将奥陶系顶部相对隔水层作为煤层底板隔水层结合考虑进行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作者
孙芳强
邓广弘
徐永
罗克勇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70-372,共3页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金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资助项目(61200901008)
关键词
深埋奥灰岩
相对隔水性
底板突水
泥质充填带
危险性评价
分类号
TD745.2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胡中信,许进鹏,郑世书.
华北煤矿奥灰突水特点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2009,21(10):34-36.
被引量:48
2
董书宁,刘其声.
华北型煤田中奥陶系灰岩顶部相对隔水段研究[J]
.煤炭学报,2009,34(3):289-292.
被引量:57
3
白喜庆,白海波,沈智慧.
新驿煤田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273-280.
被引量:37
4
李景阳,朱立军.
论碳酸盐岩现代风化壳和古风化壳[J]
.中国岩溶,2004,23(1):56-62.
被引量:45
5
李定龙,周治安,王桂梁.
马家沟灰岩(古)岩溶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地质科技情报,1997,16(1):23-28.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段中稳.
任楼煤矿隐伏导水陷落柱的快速判识与探查[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4,24(3):268-270.
被引量:17
2
韩宝平.
喀斯特微观溶蚀机理研究[J]
.中国岩溶,1993,12(2):97-102.
被引量:28
3
韩宝平,张井.
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空隙结构的变化[J]
.中国岩溶,1994,13(4):375-382.
被引量:7
4
李景阳,王朝富,樊廷章,朱立军,陈筠.
碳酸盐岩残积红土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
.中国岩溶,1995,14(1):31-39.
被引量:35
5
马培智.
华北型煤田下组煤带压开采突水判别模型与防治水对策[J]
.煤炭学报,2005,30(5):608-612.
被引量:33
6
黎良杰,钱鸣高,李树刚.
断层突水机理分析[J]
.煤炭学报,1996,21(2):119-123.
被引量:150
7
周笑绿,杨国勇,郑世书.
东滩矿3煤顶板突水的影响因素[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3):281-284.
被引量:17
8
武强,张志龙,马积福.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J]
.煤炭学报,2007,32(1):42-47.
被引量:177
9
李景阳 王朝富.关于喀斯特成土作用的新认识[J].工程地质信息,1989,(3):2-5.
10
[匈]G巴多西 项仁杰等译.岩溶型铝土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37,268-275,284-327.
共引文献
180
1
柳昭星,董书宁,王皓.
倾斜裂隙水平孔注浆浆液扩散规律[J]
.煤炭学报,2022,47(S01):135-151.
被引量:12
2
张培森,董宇航,张晓乐,许大强.
2008—2021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统计规律分析及预测研究[J]
.煤炭工程,2022,54(11):131-137.
被引量:14
3
刘梁,杨立,张泽奇,梁庆华,刘攀飞,李文鑫,王小蕾.
里必煤矿峰峰组隔水性能多尺度定量化评价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3,19(S02):184-192.
4
丁冠涛,刘玉仙,孙中瑾,韩昱,张学斌,刘玉想,魏善明,曹光明,江露露.
北方某废弃矿区地下水污染帷幕注浆应急处置研究[J]
.地质学报,2019,93(S01):291-300.
被引量:5
5
杨宁,吕修祥,陈梅涛,赵风云,张亚光,郑多明.
英买力地区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油气聚集模式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16(1):35-39.
被引量:14
6
李景阳,梁风,朱立军,左双英.
两种典型碳酸盐岩红土风化剖面的物理化学特征[J]
.中国岩溶,2005,24(1):28-34.
被引量:13
7
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费维水.
中国南方碳酸盐岩上覆红土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
.地球与环境,2005,33(4):29-36.
被引量:43
8
韦复才,唐健生.
我国红土工程地质研究新进展及今后主要研究方向[J]
.矿产与地质,2005,19(5):568-572.
被引量:7
9
秦中,张捷,刘沛.
碳酸盐岩表面过程分析及应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4):4-8.
被引量:3
10
马立桥,杨树锋,陈学时,沈金龙,孙凤霞,罗璋.
渤海湾盆地南北两侧奥陶系古风壳储层的不同发育模式[J]
.高校地质学报,2007,13(1):96-104.
被引量:4
1
白喜庆,白海波,沈智慧.
新驿煤田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273-280.
被引量:37
2
李耀军,索根喜.
权家河矿奥灰岩承压放水钻孔的加固与封堵[J]
.陕西煤炭技术,1992(3):14-17.
被引量:1
3
刘少忱.
矿区奥灰岩与奥灰水[J]
.蒲白科技,2010(1):3-8.
4
李富宁,曹百胜.
浅析澄合矿区煤层底板奥灰水突水机理[J]
.陕西煤炭,2010,29(2):7-8.
被引量:1
5
曲维志,宋恩宝.
在奥灰岩中布置井巷的探讨[J]
.东北煤炭技术,1993(3):52-56.
6
牟林,李功宇,姬亚东.
晋城寺河矿下组煤底板带压开采条件的探讨[J]
.煤炭学报,2012,37(5):755-761.
被引量:23
7
斯科.,MJ 金云.
旋围式钻机的钻进参数与地球物理测井之间的相关性[J]
.世界煤炭技术,1990(2):16-21.
8
罗小阳,胡玉红.
安阳煤矿5号煤层底板突水机理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18):111-111.
9
张伟杰,李术才,魏久传,张庆松,张霄,车宗原,王刚.
岩溶泉域煤矿奥灰顶部相对隔水性及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33(2):349-357.
被引量:25
10
余荣强.
朱村矿膏体充填开采控制底板效果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2011(6):50-51.
被引量:3
煤炭科学技术
2013年 第S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