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南阳市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生态足迹理论,对南阳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南阳市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821981 h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593169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228812 hm,说明南阳市的发展正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人类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本地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能力。
作者
王大伟
机构地区
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出处
《科技信息》
2013年第36期107-109,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评价
南阳
分类号
X82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0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1
王晓梅,张桂花,郭中杰.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147-9149.
被引量:8
2
王书转,白景峰,宋松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南阳市生态安全现状定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56-8159.
被引量:1
3
张瑜英.
河南省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估[J]
.河南科学,2006,24(3):453-456.
被引量:3
4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
.地理学报,2001,56(5):599-610.
被引量:649
5
杨开忠,杨咏,陈洁.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
.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0-636.
被引量:646
6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J]
.生态经济,2000(10):8-10.
被引量:525
7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
.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
被引量:834
8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2):60-64.
被引量:162
9
洪阳,叶文虎.
可持续环境承载力的度量及其应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3):54-58.
被引量:113
10
吕鸣伦,刘卫国.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J]
.地理研究,1998,17(2):131-137.
被引量:39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蔡运龙.
人地关系研究范型:哲学与伦理思辩[J]
.人文地理,1996,11(1):1-6.
被引量:35
2
王恩涌.
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与认识[J]
.人文地理,1991,6(3):1-7.
被引量:11
3
彭希哲,刘宇辉.
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10(4):9-15.
被引量:45
4
张颖,王万茂.
中国省(市)区生态足迹差异实证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19-24.
被引量:20
5
刘宇辉,彭希哲.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
.生态学报,2004,24(10):2257-2262.
被引量:224
6
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郑度.
中国的生态空间占用研究[J]
.资源科学,2001,23(6):20-23.
被引量:158
7
邱天朝.
试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4):19-23.
被引量:4
8
郝晓辉.
持续发展初论─—兼谈持续发展的方法、对策和措施[J]
.地理研究,1994,13(4):66-73.
被引量:8
9
芦咏梅.
区域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J]
.经济地理,1994,14(1):7-10.
被引量:4
10
赵先贵,肖玲,兰叶霞,王书转,马彩虹.
陕西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746-753.
被引量:128
共引文献
2063
1
蒋小芳,段翰晨,廖杰,宋翔,薛娴.
基于多模型的黑河中游甘临高地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9):178-188.
被引量:8
2
王业宁,李雅,梁少民,张小磊.
河南省多尺度均衡与产量因子的生态足迹评估[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S02):383-390.
被引量:2
3
吴景辉,张戈,王耕.
能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1):187-193.
被引量:5
4
姜瑞,陈英杰(指导),石玉凤,艾克拜尔江·艾尼瓦尔.
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生态足迹计算模型[J]
.建筑节能,2019,47(12):178-182.
5
李中锋,高婕,钟毅.
西藏草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37(4):9-19.
被引量:9
6
李炳宏.
基于能值的陕西省生态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J]
.区域治理,2018,0(32):290-290.
7
金丹,卞正富.
采煤业生态足迹及地区间的差异[J]
.煤炭学报,2007,32(3):225-229.
被引量:9
8
卢旭,刘邵权.
都江堰市生态足迹与生态经济持续性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6):143-147.
被引量:1
9
王宏.
基于生态足迹节约型社会建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07(22):81-83.
被引量:3
10
曹敏,卞正富,沈泉飞.
土地利用持续性的生态足迹评价法[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64-67.
被引量:3
1
江富建.
南阳市园林绿化对环境的保护作用[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8(3):53-54.
2
朱云申.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速实现南阳农业结构调整新突破[J]
.南阳农业科技,2002(2):2-2.
3
倪源.
关于加强南阳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
.新农村(黑龙江),2014,0(16):182-182.
4
赵先贵,马彩虹,兰叶霞,王书转.
陕西省2002年生态足迹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217-220.
被引量:12
5
苏养平,姬万里,王德明,徐启昆.
南阳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J]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2,15(6):625-631.
被引量:1
6
陈计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邢台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2014,29(1):25-27.
7
苏养平,姬万里,王德明,徐启昆.
灰色聚类法在南阳市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中的应用[J]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1,13(4):59-65.
被引量:3
8
邓皓,王蓉沙.
南阳炼厂含油污泥的加工处理[J]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1996,18(A00):124-124.
9
叶田,杨海真,王洪洋.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1):89-91.
被引量:18
10
李静珂,步倩.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中国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J]
.金田,2014,0(2):445-445.
科技信息
2013年 第3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