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非融合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比较非融合技术与椎体间融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4/5)患者74例,按配对设计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非融合组,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弹性棒加椎弓根螺钉动态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为髓核摘除后椎体间融合组,行传统椎间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Ose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e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术时间、出血量、腰椎活动度、临近节段退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两年以上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症状改善明显,QDI、VSA评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出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融合组腰椎活动度较术前有所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腰椎活动度较术前明显下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诊,非融合组未发现临近节段退变病例,融合组发现4例退变病例。结论:非融合与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取得满意疗效,但动态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患者出血量较少,腰椎活动无明显影响,可降低临近节段退变的几率。
机构地区 株洲市中心医院
出处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61

共引文献4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