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诗词收束如同文章结尾,无固定程式,但都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我们从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古代诗词中,可看出结句的不同方式。一,以反问作结。反诘是无疑而问,目的在于加强所肯定的意思。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一反问更强调了诗人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显示了李白反抗的性格。又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正说明诗人壮志不已,深刻地抒发了作者以廉颇自况而不为重用的愤慨之情。二,以设问作结。诗词收尾,以设问增强跌宕起伏,留下深思的伏笔。如白居易《琵琶行》结尾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